5月8號、9號我有幸參加了漢鋼公司舉辦的“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培訓班,為期兩天的培訓讓我收獲良多。尤其是李書記對“2.26”陜鋼集團楊海峰董事長講話精神的解讀,使我內心尤為震撼,聽后頗有一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作為漢鋼公司的每位員工,都要抱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漢鋼公司開啟新時代的浪潮里,“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積極投身到各項工作中。
適應形勢,不懼怕改變,勇敢走出舒適區,學會系統性思考問題對工作有極大的促進作用。2020年漢鋼公司在生產經營方面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中間雖然有市場原因,但也有一些其他原因,尤其是不能用自己思維上懶惰給工作干不前去找各種理由。
比如我們長期以來都認為漢鋼公司盈利能力欠佳最主要的原因是漢鋼公司地理位置不好,李書記結合實際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漢鋼的地理位置不是不好,而是我們沒有認識到它的好。再比如說漢鋼公司這兩年高爐整體運行不平穩,鐵水產量經常破記錄但同時伴隨的是爐況不穩定導致的產量不穩定,煉鐵作為整個鋼鐵企業的關鍵,其穩定運行非常重要。
變才是永恒的,如果總是抱著過去的老皇歷,根本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我們要善于用變化的眼光看待問題。面對一件事情或者工作時,首先要認真思考的是如何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我們在干工作時,絕不能滿足于機械的重復,那樣總有一天會被機器人取代。做人做事皆講究方法與技巧,方法不同,效果不同,常問為什么、怎么做,勇敢走出舒適區,才能不斷提升。
撲下身子,勇于擔當,各級干部沖鋒在前才能執行到位,才是干好各項工作的堅強保障。到基層干部員工這個層面,其實很少需要做決策部署,最重要的是落實各項工作。我們都知道聲浪是逐漸衰減的,但是我們各項工作的落實絕不能是逐級遞減,安排的再多,決策的再科學,不落實等于零。
說到底,只有干才有希望,當然絕不是蠻干,而是苦干加巧干。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杠桿,我能撬起半個地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動腦筋的干工作,往往事半而功倍。過去看老電影,共產黨打仗喊的是“同志們,跟我上!”國民黨喊的是“弟兄們,給我上!”一個跟我上,一個給我上,一字之差,結果就是天上地下。“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也是同樣的道理,干部就應該帶領員工努力把工作往前干,事情才能干成。否則就沒有一個干事創業的氛圍,也就難有好的結果。
強化管理溝通,發揚團隊精神是高標準完成各項工作的必要條件。團隊的特征:有著共同目標,能夠徹底溝通,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協作的團體,不是散兵游勇,不是草臺班子,大到集團公司,小到班組,都可稱之為團隊,團隊成員之間是需要互相協作的,上下道工序間需要不斷地互相補臺。一級帶著一級干,干什么,除了守好自己的責任田,干好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還特別要看自己為下道工序創造了那些有利條件。如果只想著表功,難干的事情盡量往外推,那不能稱為團隊,至少是缺少協作精神,團隊沒了協作也就缺少了精氣神。強化管理溝通,是解決打通團隊“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日本四大“經營之圣”之一的松下幸之助,對于企業管理中的溝通,也曾作出如下評論:“企業管理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李書記通過生動的事例,深入淺出的闡明了這個道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不但要強調上下級之間的溝通,還要重視與客戶的溝通,上下道工序間的溝通……等等,萬事萬物皆在溝通。只有卓有成效的溝通,才能防范溝通危機,建立共贏的局面。(計量檢驗中心 張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