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來臨,腦海里總會閃現出一碗甜甜的、冒著氤氳熱氣的臘八粥,粥里面充滿了家的味道和童年美好的回憶。
兒時的臘八,最期待的就是一碗甜甜的臘八粥。粥里放一些紅棗,紅棗甜,粥也甜,但有時候紅棗不夠味兒,就需放點糖提味,而我們小孩子,就喜歡這一口甜。當時,很疑惑大人們總愿意喝那沒有味道、不放糖的臘八粥,尤其糖也不是有多么精貴,為什么不愿意甜甜的呢?直到后來,成年的我再端起這一碗臘八粥時,也有了不放任何調味去品嘗這飽滿的臘八粥的期待。
臘八粥與尋常的粥不同,粥里頭有豆子、米、紅棗、蓮子等,不同的搭配便有了不同的味道。大米有質樸的味道,蓮子有蓮子的清香,豆類有特殊的土腥味,但是放一起熬成粥,也有了一種更加貼近黃土地憨厚的香味。盛一碗,品一品,就很有意趣。
圍繞臘八,還有許多的傳說和故事。有朱元璋兒時孤苦,從老鼠洞取紅豆雜糧熬粥的淵源,待他稱帝之后,便將這一天定為臘八節,這粥就命名為臘八粥。岳飛曾率部抗金,數九寒冬,百姓送粥給岳家軍,助其大勝而歸。為了紀念岳飛,每到臘月初八,人們便以雜糧煮粥。其實,一碗最樸素的雜糧粥,包含了中國家庭最簡單的生活,更蘊含了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臘八將至,千家萬戶又將端出一碗碗臘八粥。看那花團錦簇的各色豆米,看那纏纏綿綿的紅棗,看那每個人臉上的笑意,這或許是驅散冬寒的最好法寶,也是每個人兒時都有的暖意。
一家人圍坐在溫暖的屋內,屋外寒風凜冽,屋內卻是熱氣騰騰。大家手捧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輕輕吹去表面的熱氣,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那溫暖的粥液順著喉嚨流下,瞬間驅散了身體里的寒氣,讓人從內到外都感到暖洋洋的。孩子們吃得滿臉都是,大人們則微笑著看著,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房間。
每一口臘八粥都仿佛帶著一股神奇的力量,不僅溫暖了身體,更溫暖了心靈。在這寒冬臘月里,愿每個在人生旅途中、在寒冬中被冷風吹打的人,有一碗臘八粥喝,讓暖意驅散寒冬,讓甜蜜與溫暖帶給人生更多的希望。(設備檢修中心 徐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