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了暑假,本該是開心的日子,我卻感受到了他們的百無聊賴。出門時,外面驕陽似火。街道曝曬在強烈的陽光下,行人寥寥,草木萎靡,令人望而卻步;在家,室內空間有限,能夠展開的活動有限,困住了他們想要“探索”的翅膀?崾,天地間蒸騰著一種窒息的熱和寂靜,就連聒噪的蟬鳴都顯得疲憊干澀,無聊地叫出單調的聲浪。看著被困在室內的孩子,我想起了自己曾經在野地里瘋長的、無拘無束的童年夏日。
童年的夏天,陽光一樣熾熱,不一樣的是廣闊天地皆是我們避暑和玩耍的地方。那時的夏天往往從一只蟬開始,只要蟬聲一響,天氣就猛然地熱起來,夏天的特質才顯露出來。蟬的幼蟲是難得的美味,蟄伏在土壤中長達數年的它們在盛夏到來時鉆出小小的土穴,準備爬上樹上破蛹成蟬。傍晚時,孩子們成群結隊地盯著土地慢慢地找,蟬蛹的洞口很小,難以發現,要集中精神才能找到。找到后,輕輕地戳破那薄薄的一層土,先是能看到兩只綠豆大的黝黑的眼睛,接著是褐黃色的胖胖的蟬蛹的身體。夜幕降臨后是蟬蛹活躍的時候,孩子們就打起手電筒繼續尋找,銀色的光束交織在夏夜,與漫天星辰同輝。
夏夜,不僅可以逮蟬蛹,還能坐在星空底下聽鄰里閑聊家常,聽老人講那過去的故事,志怪神話、紅色故事,在老蒲扇的風中傳了很遠。夏夜炎熱,沒有空調,有時,我們就直接睡在月亮底下,抬一張木床,支一張帳子,枕著后半夜的清風入睡。
清晨,熱浪還沒有趕來的時候,人們忙著給莊稼、瓜果澆水,到菜園里采摘蔬果,到井里打涼水……說話聲、腳步聲、水聲,各種聲音合奏出一曲生機勃勃的夏日交響。中午太熱的時候,我們就跑到樹蔭下的溪水里泡著。溪水清涼澄澈,赤著腳丫踩進去,涼意便自腳底直涌上心頭,你掬一捧,他灑一手,嬉戲聲、歡笑聲頓時嘩啦啦地濺滿水面。溪水清澈見底,小魚小蝦也成群結隊在水底沙石間穿梭游戲,偶爾撞到腳踝,又迅疾竄開,只留下倏忽即逝的細痕。玩累了就用石頭在溪水里圍成一個圈,圈里泡著西瓜、西紅柿、桃子等鄉下夏天隨處可見的瓜果,泡透了、浸涼了再吃,那涼意沁人心脾。潺潺溪流從群山而來,從遠方而來,攜來夏日稀缺的涼意,為童年留下沁入心底的回憶……
童年的夏天,宛如一場盛大而純真的盛宴,永不停歇地滋養著我的記憶。那些蟬聲、群星、涼風、溪水……都是生命底色上最鮮亮的一抹。如此時光雖已遠去,我卻總懷念著,不愿忘記,總會想起。(公輔中心 王茹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