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黃的燈下,母親弓著背,全神貫注地盯著手中針線,那專注勁兒,仿佛正雕琢稀世珍寶。這畫面,如老照片般,在我記憶里反復沖印,愈發清晰。
記憶里,母親經常坐在一張老舊的木凳上,身旁放著一個古樸的針線笸籮,手中的針線在布料間來回穿梭,發出細微而有節奏的聲響,那針腳密密麻麻,仿佛是她心中無盡的愛,被一針一線地縫進了時光里。
記得小的時候,一入秋,母親就趕緊從柜子里翻出早已準備好的布料和棉花,仔細地量著我的身高,然后用粉筆在布料上認真地畫出裁剪的痕跡,準備為我縫制棉衣。母親坐在那盞昏黃的燈下,眼神緊緊地盯著手中的針線,一針一線仔細的地縫著,生怕出一絲差錯,那針腳細密而均勻,就像一條條整齊的小路,通向溫暖的彼岸。我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母親忙碌的身影,聽著那有節奏的針線聲,仿佛置身于一個溫暖而寧靜的世界。
母親的手很巧,她總能把簡單的布料變成一件漂亮的棉襖。她會在棉襖的領口和袖口處繡上一些簡單而精美的花紋,讓棉襖看起來更加美觀,有時候,她還會在棉襖的口袋里縫上一個小口袋,讓我可以放一些小玩意兒。每到棉衣快要縫制好時,我都會興奮的問母親“好了嗎,好了嗎,我能穿了嗎?”母親總是笑著說“快了快了,現在還早,等天氣降溫了就可以穿了。”
終于在一個寒冷的冬日,我穿上了母親精心縫制的棉襖,母親把棉襖遞給我,溫柔地說:“孩子,快試下暖不暖和。”我迫不及待地接過棉襖立馬穿在身上,頓時,一股溫暖的感覺涌上心頭,那細密的針腳,就像一個溫暖的懷抱,緊緊地包裹著我,讓我感到無盡的幸福。我在屋子里歡快的蹦蹦跳跳,不停地說:“這棉襖暖暖的,真好看!”...
長大后,雖然離開了家鄉,但每當寒冷的冬天來臨,我總會不自覺的想起那昏黃燈下母親專注縫紉的身影,想起那密密麻麻的針腳里所蘊含的無盡的愛。
如今,母親的頭發已經花白,眼睛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明亮,但她依然會在閑暇的時候拿起針線,為我縫補一些小物件。看著她那不再靈活的雙手,再看著她手中那根細細的針,我仿佛看到了她一生的操勞和付出,想到這內心瞬間充滿了無限感激和愧疚。
母親的針腳里,是歲月的痕跡,是愛的密碼。那密密麻麻的針腳里,是母親對我的牽掛,永遠也縫不完。無論我走到哪里,無論相隔多遠,母親的愛始終都在,就像棉衣上那些細密的針腳,緊緊相連,從未間斷。(煉鐵廠 張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