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9日,我有幸參加了“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第一期培訓班。培訓期間,各級領導就落實“三會”精神、集團“2.26”黨委(擴大)會議精神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解讀,他們思維活躍,知識儲備豐富,一場場耳目一新的知識盛宴,無疑是精神上的饕餮大餐,讓我在自我充電查找不足的基礎上,鎖定新目標,鼓足干勁,全力以赴迎接新的挑戰,為公司順利實現“雙目標”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力量。
轉變作風扛責任,求真務實顯擔當。目前,鋼鐵市場已進入“黃金期”,實現“雙目標”我們信心滿滿,但同樣需要踏實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后勤工作瑣碎而繁雜,必須有條不紊逐項推進,要以“三會”目標任務分解為導向,發揮領頭雁效應,時刻踐行“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教會一級干”精神,凡是事必躬親,親自部署、親自去抓、親自落實,細化、分解責任人,明確時間節點,形成閉環管理;層層傳導壓力,壓實個人責任,全面提高執行力和落實力;增強服務意識,創建文明工作窗口,加強對宿舍管理衛生環境整治指導力度,成為職工的貼心人、暖心人。同時,有效發揮監管職能,加強團隊協作能力,對空調維保、區域保潔等外委業務單位明確責、權、利關系,用好滿意度考評載體,勤于溝通定期邀請業務負責人進行交流座談,主動對接、查擺問題、勇于擔責,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態度,不斷提高設備設施維修質量、住房管理及物業保潔服務水平。
突出質量促發展,聚焦精細出實效。“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后勤管理作為生產經營的后方保障根據地,要始終樹立“后勤不后”理念,以服務職工為前提,定期征集合理化意見建議,及時有效反饋,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持續改進業務流程,優化物業費繳納等環節,做細做實服務保障工作;針對水電維修業務涉及全廠辦公、生產領域,不定期組織開展電力低壓設備維修、中央空調管網及配套設備設施維保、物業服務標準等業務培訓,適時邀請相關系統專業人士講授,增強物業維修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提高維修質量及效率;持續抓好后勤基礎設施的維修、改造等工作,勤查勤檢,發現問題迅速有效處理,將各類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消除在萌芽狀態,同時根據需要,不斷淘汰老化、落后設備,逐步實施設備更新換代及相關配套改造工作;利用宣傳平臺載體,加大生活居住安全、應急管理普法力度,讓廣大職工做到知法、遵法、守法,遏制高空拋物、交通違章、違規用電等行為。后勤精細化管理需要久久為功才能出成效,也需要將質量效益深度融合、環環相扣,讓職工心無旁騖去工作奮斗,實現自身價值。
創新引領明方向,優質服務樹形象。創新是企業長遠發展的不竭動力,也為后勤管理指明前進方向。由此,我們堅決不能安于現狀,要“沉下身”,始終在“我為職工辦實事”上花心思、下功夫,堅持外出對標考察學習,要“放遠眼光、拉近遠景”,切實把新思想、新舉措、新方法轉化應用,用以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前進中的難題、工作中的癥結,讓優質的后勤服務助燃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大智能化硬件設施投入力度,從便民設施、安保消防、設備維保、綠化養護等服務方方面面著手,整合資源,通力合作,營造高效便捷、節能環保、舒適安逸的生活居住環境。與此同時,擴寬管理維度,搭建信息化后勤服務平臺,形成服務多樣化、安全可視化、廣泛共享化為一體的新格局;以生活區住宿職工綜合素質提升為抓手,多形式開展提升活動,引導職工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踐行講文明樹新風,凝心聚力,共同推動后勤工作上臺階。(旅游后勤部 喬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