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段旅程的結束就意味著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工作中,我看見了漢鋼公司的凝聚力,看到了燒結廠的執行力,看到了自己前行動力。
我在盛夏時節帶著火熱情懷踏進了漢鋼公司燒結廠,在微涼的金秋我收獲了一份責任、一種信念、一股力量。
剛一得知被分到燒結廠的時候,我內心有些許的波動,印象中,燒結廠總是與粉塵、污染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工作環境上的落差感在我還沒有看見燒結廠的模樣時就已經存在了。跟隨引導者,我們一縱隊二十幾個新人見到了燒結廠。現實與想象的差距讓我不由的懷疑自己的眼睛,一路上的風吹綠動、草樹搖曳中林立著形態不一的生產廠房,聳入高空的藍白煙囪分外惹眼,這里沒有想象中的煙塵,沒有印象的聒噪,只看到干凈的道路上偶爾匆匆走過幾個身影,或在討論什么重要的事情,或在參與現場重要的工作。
安全學習期間,耳邊常常響起一個詞:“保B爭A”。我并不知道這四個字是什么意思,但是從見到的領導干部和職工匆忙的腳步中我明白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工作。
進入車間后,我加入到了“保B爭A”的戰隊中,每天跟著師傅在兼顧生產的同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現場環境提升上,工作時間被完全占滿、充分利用,甚至下班時間也跟著大家蹲在現場,刷漆、刷墻、清掃設備衛生……一整天下來,有時候累的腰酸背疼,這對于剛剛投入工作的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休息時間我忍不住問師傅,為什么大家這么累了還不下班?師傅揮著手上的滾刷告訴我:“因為今天不忙起來,明天就徹底清閑了,現場環境提升不是說給別人聽,做給別人看的,是關乎我們自己的健康,關乎我們的飯碗和錢袋子的。”
一番話讓我醍醐灌頂,那雙揮動滾刷的手仿佛在給我描繪一個清晰明亮的未來,我慶幸成為了這條戰線上的一員,成為藍天白云下鋼鐵工業生態保護和企業發展和諧共贏的貢獻者。
除了廠房、道牙和設備亮化美化工作,現場廢舊的鋼板也是影響廠容廠貌的主要問題,為了盡快消除視覺范圍內的凌亂無章,我與車間人員一起每天利用空余時間將區域內的廢鋼回收、規整、清空。搬不動的就兩個人抬上走,抬不走的就找來鏟車運走,現場清理作業中,工作服總是滿身的污漬和汗臭味,但相較于恢復清爽的現場環境來看,一切都值得。
一個多月來,我每天更換著新的工作服,投入到新的治理作業現場,每完成一處改善,內心就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作為九零后的我,時常被人冠以懶惰的名號,而在燒結廠,我也用實際行動告訴自己,我可以成為勤勞、熱情、責任、擔當、實干的代名詞,我愿意臟了工裝、花了臉龐,換來企業發展的一線力量,熱情不減、干勁不熄。(燒結廠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