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有幸參加集團層面的新聞宣傳培訓班,與各子公司新聞寫作佼佼者共同學習充電,擦出了知識的火花,擴寬了自身的眼界和思維。感謝集團提供這次難得的學習與交流平臺,不僅使我對新聞宣傳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更讓我從老師們的精彩授課中受益匪淺、深受啟發。
廣泛閱讀,學習與積累相結合。在聽取優秀通訊員代表分享新聞寫作經驗中,提及最多的便是要善于積累素材庫,素材積累是新聞寫作的基礎等等,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多瀏覽各類網站,深入鉆研書刊報紙,學會套用好素材結構,逐步形成個性化的寫作風格,真正從模仿寫作走向創新寫作。“沒有金剛鉆,怎攬那瓷器活?”一語道破回歸學習本真的重要性,克服本領恐慌已成為新時代下的必修課,我將以此作為新的起點,設立奮斗目標,不斷沖破阻礙,在文字功底上保持“鮮活”狀態,逐步提升自己工作能力與業務水平。
對照反思,實踐與創新相結合。作為一名新聞宣傳工作者,不能只是筆頭的機械執行者,而應是實踐的反思者,要借助本次培訓的機會,充分認識并總結自身的短板與不足,結合媒介資深老師們傳授的經驗方法,學會用小切口撬動全局,捕捉新動向、新問題、新事件、新變化,特別是在“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增強四力”“訓練一次成型”“稿件鮮活深”等方面下功夫、花心思,將寫出一篇好文章還需要精雕細琢、反復修改入腦入心,方能打造出既有“顏值”又有“言值”的鮮活新聞。同時,緊跟新媒體潮流,將筆頭轉向鏡頭,用圖片、視頻表達立意,用瞬間性、時效性、真實性等構圖方式,抓住讀者的眼球,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謹小慎微,正向與零失誤相結合。積極推行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工作,引導職工宣傳正能量的新聞,并正確使用表述性詞匯,杜絕信息發布環節的失誤;建立層層審核、層層負責的管理機制,從源頭加強稿件審核把關,尤其對關鍵詞、重要數據等提高敏銳度,規避各類風險。在此基礎上,深刻認識“人人都是麥克風,人人都是傳播者”理念,輿情造成的影響不可忽視,所以必須以謹小慎微的心態對待,堅持正面的輿論導向,做一個守法、知德、高品的好員工。
消化吸收,運用與傳授相結合。常言道:“教學有法,法無定法,貴在得法”,通過短而緊湊的學習,更需要對所學知識加以消化吸收,并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并將所學所感所悟與身邊同事交流分享,鎖住鮮活知識的養分,發揮出以點帶面效應,打破新聞宣傳隊伍力量薄弱問題,扭轉新聞宣傳被動局面;借鑒可行的運行制度,持續完善獎懲機制,激發新聞寫作愛好者參與其中,不斷提高中心整體寫作水平,壯大新聞宣傳隊伍。同時,新聞寫作無法速成,更沒有捷徑可走,需要我們用敏行見真知的態度持續歷練,用鐵棒磨成針的毅力刻苦鉆研,用納百家之長的虛心取長補短,勤動腦、多思考,挖掘并創造出更多冒熱氣、有溫度、有深度的好新聞。
新聞宣傳工作之路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攜手并肩、砥礪前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態度,敢于較真,勇于啃硬骨,就一定能扛起新聞宣傳工作的大旗。(設備管理中心 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