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就開始艱難的與病毒斗爭,本以為新冠病毒會和2003年的非典一樣,在我們大家齊心協力的嚴密防控下,就會很快消失不見。可是,三年過去了,它還是反反復復、一輪又一輪的侵襲著我們,攪亂著我們的生活。
疫情三年來,雖然經??措娨暋⒕W絡報道各地的防控新聞,一直覺得只要自己遵守好政府和單位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應該都會安全的。以前也只是在抖音的小視頻和微信的朋友圈里看到過那些封城、封村、封小區的情形,再加之自己的生活周圍和圈子也從未有感染的病例,我一度認為疫情離我很遠,也從最初的的害怕到后來慢慢放松警惕。
今年11月10日左右,我所在的縣城開始放開去其他低風險地區的防控政策,我興致勃勃回家看看好久未見的父母和孩子,回到家,我在小區按要求天天做核酸檢測,我不敢去商場和超市,就怕和其他人產生交集,更怕產生交集后會影響父母和孩子的心情和健康。我每次出去都計劃好需要買什么東西,去露天菜市場一次采購幾天的物資,回來都按份數給孩子做好,并分裝起來放在冰箱里,以便回去上班后,如果封控孩子能在家吃到可口的飯菜。
一周后,我感覺當地疫情的有點不可控,每天都有新增,盡管離所住小區很遠,害怕回來后當地會讓集中隔離,恰好有朋友一塊開車返回,本著試一試的心態回到了勉縣。回來后,按政府防疫政策要求居家三天三檢,每天都有醫務人員上門核酸檢測,但隨著疫情形勢嚴峻,部分小區開始封控,我無法放心入睡,不停打開手機查看自己核酸檢測結果,從抖音上刷著疫情下人們的動態,看到有人發牢騷、有人埋怨政府的嚴控政策,有人說著我們嚴格按政府要求,少出門、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我也開始焦慮和糾結,每天漫無目的的刷著抖音,看著沒任何營養的網絡小說,直到突然刷到《疫情之下我們做點什么》這篇文章,通過閱讀我慢慢開始反思和梳理自己原來的種種行為,想著目前疫情之下該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
疫情這三年,讓我明白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肉眼看不到的病毒會讓我們天翻地覆,我們要學會敬畏自然。疫情這三年,更讓我明白歲月靜好是片刻,世事無常、一地雞毛才是日常。日子再難,總有人能夠從貧瘠里開墾出寶藏,從荒蕪里走到穿暖花開,疫情總會退散,愿我們在時間的洪流里收獲一個更豐盛的自己。(軋鋼廠 薛劍潔)
疫情三年來,雖然經??措娨暋⒕W絡報道各地的防控新聞,一直覺得只要自己遵守好政府和單位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應該都會安全的。以前也只是在抖音的小視頻和微信的朋友圈里看到過那些封城、封村、封小區的情形,再加之自己的生活周圍和圈子也從未有感染的病例,我一度認為疫情離我很遠,也從最初的的害怕到后來慢慢放松警惕。
今年11月10日左右,我所在的縣城開始放開去其他低風險地區的防控政策,我興致勃勃回家看看好久未見的父母和孩子,回到家,我在小區按要求天天做核酸檢測,我不敢去商場和超市,就怕和其他人產生交集,更怕產生交集后會影響父母和孩子的心情和健康。我每次出去都計劃好需要買什么東西,去露天菜市場一次采購幾天的物資,回來都按份數給孩子做好,并分裝起來放在冰箱里,以便回去上班后,如果封控孩子能在家吃到可口的飯菜。
一周后,我感覺當地疫情的有點不可控,每天都有新增,盡管離所住小區很遠,害怕回來后當地會讓集中隔離,恰好有朋友一塊開車返回,本著試一試的心態回到了勉縣?;貋砗?/font>,按政府防疫政策要求居家三天三檢,每天都有醫務人員上門核酸檢測,但隨著疫情形勢嚴峻,部分小區開始封控,我無法放心入睡,不停打開手機查看自己核酸檢測結果,從抖音上刷著疫情下人們的動態,看到有人發牢騷、有人埋怨政府的嚴控政策,有人說著我們嚴格按政府要求,少出門、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我也開始焦慮和糾結,每天漫無目的的刷著抖音,看著沒任何營養的網絡小說,直到突然刷到《疫情之下我們做點什么》這篇文章,通過閱讀我慢慢開始反思和梳理自己原來的種種行為,想著目前疫情之下該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
疫情這三年,讓我明白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肉眼看不到的病毒會讓我們天翻地覆,我們要學會敬畏自然。疫情這三年,更讓我明白歲月靜好是片刻,世事無常、一地雞毛才是日常。日子再難,總有人能夠從貧瘠里開墾出寶藏,從荒蕪里走到穿暖花開,疫情總會退散,愿我們在時間的洪流里收獲一個更豐盛的自己。(軋鋼廠 薛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