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份以來,從備品備件倉儲管理穩中求進到全面推進機旁備件提升改善,從全員設備管理初探索到深入有效實踐,從初入職場的“小萌新”到低調的華麗蛻變,設備管理中心用“創新之鑰”解發展之“鎖”,工作重心的轉移帶來了新年新景象。
“全員打卡”已成為設備管理“新風尚”
“實施現場教學,講解減速機、板式換熱器基本構造和維護原理,全員學習氛圍濃厚”燒結廠設備管理人員正在進行設備基礎知識培訓。
培訓照片一經發出,一波刷屏式點贊熱度高漲,直呼“就要這樣培訓”。
全員設備管理是發揮設備最佳效能的基礎保障。近期,中心舉辦了電氣自動化基礎控制培訓,依托劉星佑大師工作室,為學員解析原理、交流經驗、答疑釋惑,并設立實踐操作考試環節,更好地檢驗學習成果,根本破除電氣儀表自動化從業人員“本領恐慌”,并將培訓效果輻射面向各單位延伸,鼓勵基層單位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操培訓活動,全面提升全員設備管理基礎水平。與此同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全員參與的設備管理責任網絡體系,以“設備包機”工作為載體,達到精心“用” 好設備,按制度 “管” 好設備,按標準 “修” 好設備,積極參與設備指標管控、修舊利廢等工作,穩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
穩中求變已成為機旁備件管理“新常態”
“回憶最初檢查的模樣,物資標識不清晰、各類備件擺放混淆、臺賬記錄不全面等均為普遍現象。”物資計劃管理科負責人向筆者說到。
現如今,一排排物資擺放整齊有序,一本本臺賬記錄準確詳實,這是探索物資精細化管理的最好體現,更是鞏固擴展機旁備件管理成果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設備管理中心以穩中有進、精準發力為工作總基調,以鞏固成果、逐步延伸為抓手,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批”的原則,著力打造樣板庫房供學習觀摩;不斷細化完善《季度機旁備件管理檢查方案》,建立動態監督管理和一對一幫扶機制,啟用百分制評分手段,落實落細檢查結果通報、考核、評比、整改環節,更好地補齊自身短板與弱項。同時以不變的管理標準,在基礎改變、創新求變中,有效規范了現場機旁備件管理,達到管理步調一致,共同提升的效果。
緊貼專長已成為人才培養的“新坐標”
“羅主席,你們楊伊菲最近寫作水平有很大進步,稿件一上傳后臺就快速審核了,你這個師傅真的教導有方呀!”
“韓香,你現在已開始負責備件承包業務了,不錯,不錯......這是大家對你工作認可的結果。”
去年新進大學生就要轉正了,他們從“職場小白”走向“業務骨干”,從“青澀膽怯”到“收放自如”,從“單一業務”到“多面發展”,短短數月他們的成長可謂是有目共睹。
一直以來,中心大刀闊斧深化人才隊伍建設,對新進大學生構建了“成長型、會呼吸”的培育模式,突出個人培養方向、晉升渠道,設置了詳細的崗位實習、輪崗交流、擇崗適應三部分培養計劃,精選技能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導師簽訂師帶徒協議,每季度對個人綜合學習適應情況進行系統考評,有效打破了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等現象。同時以引進來,留得住為落腳點,通過策劃組織業務專項培訓、大學生調研座談、互幫互學等活動,努力營造爭先好學、創新突破的工作氛圍;積極推進員工素質提升,建立對應的正向激勵機制,呈現多面開花的發展趨勢。(設備管理中心 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