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生產管控中心圍繞“挖潛、降本、提質、增效”八字方針,持續作為,精準發力,積極豐富拓展創新創效活動空間,深層次激發降本增效“潛能”,用緊日子拼出好日子。
思想破冰:學深悟透聚共識,激活“動力源”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降本增效,就是要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最大價值。”為此,該單位著力深化全員成本意識,將“節約從我做起”的理念植入職工心中。通過晨會、例會及經營分析會等多種場合,常態化開展經濟性宣講與成本控制教育,持續強化職工的成本節約意識和責任感。除此之外,廣泛征集職工的意見建議,充分挖掘職工智慧,制定“降本增效”實施方案,進一步拓寬降本增效空間。
同時,張貼降本增效倡議書,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進一步激發職工“主人翁”的責任感,讓“降本增效”這件事轉變成員工心中“自己的事”,引導職工在日常工作中發揚艱苦奮斗的好傳統、好作風,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挖掘降本增效工作潛力。
創新驅動:真改實改見真章,點燃“增效器”
該單位本著節支等于增收,修舊就是創效的理念,精打降本增效“小算盤”,挖掘全員智慧,算小賬、算細賬。從修舊利廢、自主維修入手,通過對回收的廢舊材料進行二次加工利用,并對創新項目多、創造利益大、實用效果好的職工予以積分獎勵,“廢舊材料再上崗”這一話題在中心持續升溫。
這是我們汽車衡稱臺自主加工焊接的扁鐵,通過焊接工打控、上螺絲兩道工序,將廢舊物資充分利用起來,僅此一項就節約材料費近2萬元。”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時對廢舊物資進行“淘寶”,將支架連接頭、推桿、護幫板、側護板等可修復結構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本著舊件“優先使用、能修不買”的原則,維修的設備中主打少采購、多修復,盡量節約成本。在這里,每天都上演著變廢為寶、點石成金的佳話。一項項凝聚了職工智慧結晶的“小發明、小創造”都是該中心舊利廢工作結出的累累碩果。
同時,積極推進人才培養計劃,通過課堂教學、自學等方式,提高員工掌握的理論知識;組織各類技能培訓班,提高其技能水平;在作業區內安排電工、維修工進行實踐操作,使其熟練掌握各種設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持續推進降本增效工作高質量開展。
成本管控:刀刃向內挖潛力,擰緊“成本閥”
為提高成本管控的精準性,該單位全面推進四級成本核算體系,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將成本核算劃分為公司、中心、作業區及班組四個層級,細化成本核算范圍及核算標準,夯實人員責任。各作業區根據自身實際,對照內部績效考核指標及降本增效任務,制定成本管理辦法,明確重點控制指標。此外,對所管轄的設備設施全面推行備件消耗核算,制定備件使用和維護標準,落實易耗物品“交舊領新”制度;強化采制樣設備等設備設施日常維護力度,提高備件修理質量,減少外委維修費用,以精細精準措施,不斷推動成本管控向縱深發展。
同時,為確保各項成本指標落地落實,該單位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崗位成本控制體系,完善成本考核機制,推行“日統計、周通報、月分析”運行模式,安排專人負責,建立數據分析體系,對異常信息進行核對,及時提出優化方案。將作業區成本管控與全員崗位績效掛鉤,完善職工百分制評價辦法及細則,進一步增強全員成本管控意識。制定創新創效機制,廣泛開展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生產管控中心 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