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設備管理中心始終遵循“一個目標、二個抓手、二個機制、四個指標、六個專業、十二項重點”工作主線,在“變”與“不變”之間,守好“主陣地”,精耕“效益田”,推動設備管理工作根基更加堅實,創新活動更加凸顯,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年添磚加瓦。
變的是思維模式,不變的是保障目標
翻開“公司設備管理工作群”,一個個清晰明了的設備日隱患統計表在眼前鋪開。區域位置、設備名稱、存在問題、整改措施計劃……有效的PDCA閉環管控模式,真正將設備巡檢、崗位點檢等與設備運行息息相關的隱患一“網”打盡。
該中心緊盯全年任務目標,堅持以“提高設備有效作業率”為工作主基調,借助從優秀向卓越觀念更新大討論等系列專題活動,全面向縱深推行設備精細管理,細化完善了設備管理專業考評機制,將設備事故故障停機率、電氣系統運行、測量設備管理等納入月度評比范疇,由“蜻蜓點水”變為“多面生花”;實行“清單化、周匯報、月總結”管控措施,緊盯設備費用指標管控、設備運行評估、設備檢修完成率、設備管理專項整治活動等方面工作,結合2022年管理項目提升和各級“三會”重點任務目標,逐級分解各項目標,夯實各級責任,推動各項任務如期或超前完成。
變的是工作作風,不變的是保障力度
“立刻辦,馬上辦,辦就辦好......”已成為當前工作新常態,看一組組設備返廠維修安裝“進度圖”或設備檢修實施“督辦圖”格外耀眼,從白天到深夜,用從不說不的態度,保障設備穩定順行。
該中心以持續轉變工作作風為導向,采取“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從落實關鍵設備履職入手,建立廠級、車間級、崗位人員每周、每天、每班履職頻次,發揮各級專業管理人員的聯動監管作用,把設備包機點檢、潤滑、維護管理全面落實到個人,促使各級守好各自責任田,精心用好、維護好設備;緊扣設備全周期管理,通過備品備件計劃申報、采購回貨、驗收發放、現場使用等過程環環相扣、頻頻發力,把準設備運行脈搏,用標準化管理促進設備高效率運轉。同時,對每起發生的設備事故或故障深刻剖析根源,認真舉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更加注重源頭預防,用標本兼治的管理手段,將考核由“軟”變“硬”,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變的是創新路徑,不變的是保障增效
“高線軋機聯軸器中標單價降低18.6%,預計年可節約費用17.6萬元。”
“這月你個人參加修舊利廢項目驗收最多,獎勵也超過預期了吧!”
......
該中心結合實際創新不輟,以降本增效為導向,積極開展對標、立標交流提升活動,用歷史數據分析成果作為持續改進的舉措,通過多方市場調研、精準比對等方式,大力引入“鋼企管家”互聯網平臺,利用區塊鏈、大數據等創新技術,打通信息孤島,大大降低了備件采購、備件維護等成本費用,實現備件管理資源共享和數據管理最優模式,目前軋鋼廠推行的備件承包項目正在快馬加鞭展開,預期經濟效益可觀。同時創新觸角向基層延伸,以修舊利廢為切入點,充分盤活企業內部維修資源,建立激勵維修協作機制,更好地支援各工序搶、檢修工作,按職責組織驗收、按勞動計算薪酬,打造一支技術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的自有維修隊伍,著力降低公司維修成本。(設備管理中心 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