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生產運行成本高、系統效率亟待提高等問題,計量檢驗中心本著目標指引、問題引導和結果導向的原則,圍繞生產運行和提質增效等工作,通過創新實施打造3支團隊、運用3個“固定”、踐行1個目標的“331”管理方式,著力推動攻堅提質增效化、現場操作標準化、過程管理規范化“三化”標桿站室創建,不斷提升整體管理水平。
打造3支團隊,降成本提效率
作為漢鋼公司原燃輔料進購和產品銷售出廠的主力區塊之一,計量檢驗中心計量站瞄準計量檢斤生產運行中的疑難雜癥,全面細化站室效益單元,尋找提質增效的“造血點”,先后成立了站室內部的節水節電、設備降耗、系統優化3支專攻小團隊。他們積極踐行“腿勤多跑、眼勤多看、嘴勤多問、手勤多干”的工作法,力爭在站室生產的各個環節攻堅提質增效,確保實現“提高效率、增加效益、降低成本”的目標。
運用3個“固定”,現場操作更標準
該中心不斷探索新方式、搭建新載體、謀求新成效,堅持固定學習內容、固定操作規范、固定檢查模式,讓責任、壓力傳遞無障礙,執行、落實無盲區,推動標準化操作水平持續提升。
固定學習內容。該中心結合安全生產法和漢鋼公司企業文化理念實踐體系的內容,通過“上墻、入耳、走心”等方式進行全方位宣傳。中心各站室通過采取每周集中組織全員學、值班領導帶著夜班人員學、站室主任不定期到崗位現場提問等方式,將公司安全理念、崗位應知應會以及崗位職責等內容進行“打包發送”,同時對重點員工定期“開小灶”,進行一對一培訓,不斷提升崗位員工實操水平。
固定操作規范。該中心以“精、減、實”為準則,對中心各站室的基礎資料進行“精準識別、升級瘦身”。修訂完善崗位的“一圖兩清單”內容,建立區域巡回檢查標準,從而更具操作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并將每項資料臺賬統一格式封皮,有序擺放在相應資料盒中,既方便日常資料的填寫、整理,也便于上級部門的督導檢查,真正讓“崗位員工將執行標準轉換成為潛移默化的一種習慣”落到實處。
固定檢查模式。該中心以“集中討論+全員參與+跟蹤驗證”為隱患整改步驟,落實重點區域責任,形成站室主任每周查、班組長天天查、員工班班查的三級檢查模式。通過多維協同發力,安環科、黨總支書記帶頭檢查隱患、整改問題,并劃分5個重點區域,由站室主任帶領班組長以及崗位員工進行“二次巡檢”,切實引導帶動員工知道安全工作“怎么干、干得好”,直至將隱患徹底排除。
鎖定1個目標,過程管理規范化
作為該中心精細管理標桿站室的計量站統籌考慮現實與長遠發展,將精細化管理手段融入到中心生產、質量、安全管理等各環節,制定了“分區域、定時間、定責任”的“一分兩定”管理法。“分區域”即把日常工作任務分成3個重點區域,包括現場衛生、紅綠燈、終端機、機柜、管線、水測等,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人、考核到人,真正踐行“我的地盤、我負責,我在崗位、請放心”的屬地管理理念。“定時間”即以時間為主線,以站室各區域的基本工作量為單元,明確規定崗位員工在崗8小時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讓員工“心里有數、干得明白”。“定責任”即確定上一個班對下一個班應當承擔的責任,明確了管理區域、時間、責任,不留死角,實現了管理到每個角落、規范到每個動作、考核到每個細節。
目前,隨著“三化”標桿站室建設的持續推進,計量檢驗中心全體干部員工目標方向和工作標準更加明確,觀念進一步轉變,作風更加過硬,工作效率得到了不斷提高,基層建設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計量檢驗中心 王嬌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