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設備管理中心通過采取強化設備基礎管理、落實設備包機責任制、開展特種設備安全互查、落實設備安全風險辨識等舉措,有效降低了設備故障率、生產安全風險,保障安全生產。
種好“責任田”,夯實設備安全管理責任。目前,公司設備包機工作如火如荼開展,廠級領導干部包關鍵、重點設備,車間、科級干部包廠控設備,班組長對管轄范圍設備包機,崗位人員對所管轄的設備進行包機……為高效有序推進設備包機工作,設備管理中心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類設備包機工作責任、檢查頻次、工作內容,每月對各單位履職情況進行考評,獎優罰劣,層層夯實責任,為生產經營保駕護航。
提供“金鑰匙”,運用“22660”工具抓好專業管理。今年以來,設備管理中心依托特種設備專業安全管理組管理力量,以安全績效評價機制、考評與激勵機制為抓手,從基礎管理、人員持證、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技能提升、隱患排查治理、檢驗檢測、應急管理等方面,細化分解各項具體工作。每月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績效考評表,組織各單位特種設備管理人員開展考評,對存在的問題建立問題排查和隱患排查治理清單,實施對單銷號式整改,確保隱患問題及時排查。
堵嚴 “風險點”,使各類設備安全風險可控。設備管理中心根據公司《關于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的通知》要求,詳細制定工作方案,組織各單位全面識別水、電、氣、機械、建構筑物、道路等方面設備設施,逐一辨識設備存在的安全風險,制定管控措施,并明確責任人及檢查頻次。通過安全風險再辨識,系統完善了全公司《設備設施清單》、設備設施風險辨識及評估分級表、風險管控措施清單及責任清單,確保各類設備安全風險可控。(設備管理中心 高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