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以來,設備管理中心緊密圍繞陜煤集團“兩會”及陜鋼集團、漢鋼公司“三會”決策部署,找準設備管理基礎提升、提質增效等助跑點,并以此為強勁支撐動力,實現設備管理“撐桿跳”。
設備管理“打牢基礎”逐步促提升。年初,該中心下發了《2022年設備管理思路》,圍繞“ 一個目標、兩個抓手、二個機制、四個指標、六個專業、12項重點” 的指導思想,夯實各級責任目標,多點發力提升設備管理水平;組織修訂《設備潤滑管理制度》《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等18份,以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執行質效;發揮專業管理團隊優勢,組織開展設備管理專項檢查共11次,整改隱患及問題193項,融合設備管理月度評比、交叉檢查互評機制,激發全員參與設備管理積極性,相互學習逐步提升;建立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制定詳細的設備設施清單和風險辨識評估表及設備責任人清單,有效提升各級風險辨識能力和水平。
系統排查“統籌實施”著力消隱患。該中心加大對設備運行診斷研判,一季度共組織實施2#高爐系統性檢修2次,累計完成檢修項目785項,并利用停機機會穿插組織開展電氣春檢工作,完成春檢項目359項,有效消除當前設備隱患頑疾,為全年高產穩產保駕護航;緊盯關鍵設備、重要設備風險點,形成設備隱患日統計報表制度,牽頭組織排查整改皮帶機隱患52項,并對影響生產的設備隱患積極推進落實閉環整改,進一步防范遏制重大設備事故發生;集中推進公司855個煤氣管網點位壁厚檢測工作,對查出的隱患點位,及時制定處置措施,保障煤氣管網安全穩定運行;結合雷雨季節特點,策劃實施了公司防雷接地監測,已完成任務量的80%,通過對檢測發現的隱患及時整治,確保安全生產工作不出問題。
創新求變“推行自主”省出大效益。今年以來,在鼓勵開展修舊利廢工作的基礎上,該中心積極推行激勵維修協作及自有維修隊伍建設,制定并下發了激勵維修協作方案,煉鐵廠、物流中心、燒結廠均回收了行車維修業務,在內部組建了行車維保隊伍,搭建學習技能、提升技能的平臺,逐步將原來需外委的維修項目轉為內部“消化”,節約設備外委費用2.92元/噸。與此同時,推進精細設備管理前進步伐,實行設備包機“橫到邊、縱到底”的管理模式,分類分層明確各級人員設備包機履職標準,堅持“周通報、周評比、月考核”,用嚴謹規范的督查標準,杜絕各單位走過場、流形式,切實發揮設備包機工作實效,保障和延長設備“生命周期”。
物資管理“精準發力”做足加減法。順應公司機構改革的脈絡,有序銜接備件材料采購業務,多點融合精準發力,促使各項指標順利完成,一季度備件材料消耗降低1.46元/噸,盤活庫存資金占用289.21萬元。積極發揮“糧草管”作用,從源頭把控計劃申報關口,多次組織評審系統冗余計劃,刪減未執行計劃537項;按既定計劃多渠道跟蹤消減積壓物資,實現庫存“瘦身”;擴大備件承包范圍,新增除塵布袋、篩板、輥環等備件承包項目,并在軋鋼廠推行“鋼企管家”設備維護服務項目,徹底打通“零庫存+零外委”通道;加大采購市場調研力度,先后完成軋鋼路伯油膜軸承油品牌更換、鐵路專用草墊的型號更換,累計降低采購費用160余萬元。(設備管理中心 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