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結廠維修車間電氣班在崗員工28人,其中本科學歷12人、高級技師、工程師各1人,助理工程師2人、高級工3人。就是這樣一個班組,他們無論寒冬酷暑還是風雨雷電,日日夜夜,默默堅守在生產一線,為運行設備保駕護航。他們工作踏實、認真,作風嚴、細、實、恒。他們用智慧和汗水,獲得了陜西省機械冶金建材系統(tǒng)“先進班組”殊榮。
一年365天,他們嚴以律己,勤奮為徑
“一組人員進行配電室點檢,重點檢查接線母排發(fā)熱情況;一組人員對區(qū)域內環(huán)保設備進行周期性標定校準;一組人員檢查測量驅動電機震動溫度等運行參數;剩下人分兩隊,準備電纜敷設作業(yè)和離線電機更換軸承及加油保養(yǎng)……”在燒結廠維修車間班前會上,每天早上7:40都是這樣一場面面俱到而又不失嚴謹的開場白,班長對全廠設備運維情況進行安排部署。
每天20000步,他們小工匠,扛大責任
電氣系統(tǒng)是設備的神經和動脈,更是驅動設備運行的心臟。而儀表自動化則是神經外科醫(yī)生。電話一響,他們立即背上工具包出發(fā),檢查線路,排查故障,保障生產有序進行。
每天對區(qū)域內重點設備進行巡查,檢查設備溫度、運行參數,仔細查看班前會記錄和班組點檢記錄,詢問主控室內操作人員設備運行情況,這是他們的職責。
他們劃分了包機責任區(qū),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工作有人負責、有人跟進、有人落實。電氣班負責人唐小山以身作則,不是守在維修現場,就是在去維修現場的路上。哪個點有多少工人、多少設備,安全、進度、質量等情況他都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一天下來要在廠區(qū)行走兩萬多步,但是看著一條條皮帶輸送燒結礦運行到下一個工序,我總是覺得很驕傲自豪。”儀表自動化張浩這樣說道。
每天1個知識點,21天學透維修基礎知識
“姐,你能不能給說說那個練習卡時間都到了,我還想再學學。”受疫情影響,特種作業(yè)取證再三延期,這可急壞了新進廠的大學生們。
“去年下半年特種作業(yè)取證人員,系統(tǒng)已延長學習有效期了,大家抓緊時間聯系。”聽到這個消息,大學生們紛紛雀躍不已,表示每天都要合理利用練習卡,直至學透知識點。
“剛進入公司的時候還在適應階段,我一方面認真學習有關電氣設備知識,強化技能技巧,做到遇到問題不發(fā)慌,處理問題有條理;另一方面明確包機區(qū)域內責任分工,學習身邊同事特長,高標準、嚴要求把本職工作做好、做細、做精,現在感覺自己的工作越干越輕松……”大學生徐磊樂這樣說道。
在燒結廠這塊畫布上,他們以汗水為墨,以雙手為筆,繪出了宏偉畫卷,書寫著燒結人的奮斗故事。(燒結廠 張浩 雷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