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路上,我們在“陣痛”中確然獨行,也在角逐中頡頏奮進,更在探索企業高質量發展中把握“人”的要素,將企業和個人興衰連在一起,創造新的征途。在這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敢于破冰前行,敢于在困難中摸索,敢于在思想上不斷錘煉,他們猶如崖壑之水,歷經百轉千回,在每一次觸礁中展現自身的價值和見證改革浪潮中大海的澎湃。
勇者不懼,擦亮企業文明底色
馬濤、苗郭鑫、馮紫萱,他們是企業里最平凡的角色。當瀕臨窒息的生命在死亡拐點徘徊時,馬濤沒有一絲猶豫,恰恰是那“一抓”“一跳”把握住了最佳救援時機。在生活中,具有這種品質的普通人也不乏爾爾,只不過馬濤表現的更為純粹和果敢,在他的腦海里,那一瞬間來不及細想,更容不得一絲拖沓,充斥在神經末梢的只有兩個字——“救人”。苗國鑫于陜鋼漢鋼食堂窗口以出色的急救經驗,挽救了一個家庭支柱,屬于漢鋼的“溫暖”如春風化雨般彌漫開來,滋養著一方沃土。在家庭接連巨變的噩耗下,在經濟窘迫的現實生活里,馮紫萱沒有退縮,選擇與困難博弈,敬老愛幼的淳樸之風是黑暗里的一道光,璀璨而明亮,毫不吝惜穿透逼仄的縫隙,燃起一個個希望。英雄的行為往往點亮了時代的符號,他們是這個新時代的標桿;英雄更是剛健自強的表率,啟迪著眾多人跟上時代步伐,猶如默默清流給予了山川秀麗之姿。他們在弘揚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同時,書寫著企業文明底色。
知者不惑,錘煉產品逆勢突圍
數以萬倍的高倍顯微鏡下,黃歡看到的不僅僅是鋼材組織內部的溝壑縱橫,更看到了新品攻堅破壘的明晰思路。組織體的復雜多變,讓黃歡一次次在抽絲剝繭中摸清了規律,一項項成果成就了新品研發的逆勢突圍。通過前期YL82Bφ12.5mm時效探索的成功經驗,他再一次將焦點定在了45#、T63E、H08A等鋼種的研發中。利用時效分段檢驗,相繼確定了45#鋼的最佳檢驗時間,通過檢驗通道的“專項定制”為軋鋼工藝調整爭取到了前端預判因素,結合沖擊試驗分析,為各鋼種吸收功確定了重要數值。以《釩氮合金中氮元素用氧氮氫分析儀分析》為攻堅難點,通過對銑樣、制樣環節改進,以及儀器功率數調配和誤差定標等關鍵點的落實,將原來的化學分析8小時縮短至30分鐘。過去一年,電弧焊用焊條鋼、機械加工用優質碳素結構鋼、高強節能鋼筋及高強度預應力鋼絞線用熱軋盤條等用鋼領域的4項新品成功列入陜西省重點新產品開發項目,再次為黃歡廓清了研發道路,而黃歡只是這改革浪潮中的涓滴不舍。
仁者不憂,革新求變用人機制
在教育、互聯網企業相繼“折羽求存”的關鍵時刻,國企陜鋼集團依然在“人”的方面創新求變。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的同時,更加注重人才的激勵作用。如何將人才用“精”,如何面對新效益增長點形成新的選人用人機制,成了擺在面前的首要問題。“奮戰雙目標、夯實雙掛鉤、嚴格四類層”鮮明的薪酬分配導向,夯實了各層級責任,目標對應薪酬,考評時效決定位子升黜,人員緊迫感油然而生。職業經理人的設定運行,契約化管理模式的成功探索,鎖定了“干部層”向年輕化、專業化、高素質化深入轉變,“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的動態機制,讓“得其位、賦其能、成其效”的觀念越來越強,也讓這一池春水勇于觸礁,敢于涉澗,持續在改革的千難萬壑中奮勇爭先。作為一線員工,崗位匹配度將不斷增強,專業任職資格以及相應領域成績有效決定基礎崗薪,周期性綜合能力評定有效形成“同崗不同薪”的激勵局面,促使全員在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中走好每一步。(計量檢驗中心 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