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而言,把握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就是牢牢掌握住了市場主動權。為此,計量檢驗中心在各個工藝“拐點”上下功夫,全流程建立動態數據指標預警機制,從原料選用源頭到產品末端指標測試,在礦粉品味中嚴格甄選、在中間產品分析中嚴于律己,在成分動態監控中緊盯異常因素,努力打造一條對工藝有約束、產品有保障的質量生態圈。
硬指標勾勒網格化預警紅線
在“三級質量抽檢”機制高效運行下,原料抽檢符合率始終能達到既定指標,為進一步深挖“三級質量抽檢”機制,充分發揮“質量連鎖”合力,中心連月來專注焦炭質量把關力度,針對近期陜南多雨天氣進行不確定因素分析,量身制定檢驗措施。結合重點物料指標要求,對焦炭水分、含沫量、轉鼓等質量約束性數據進行嚴選,對礦粉硫、磷、硅等差異性數據進行監控,通過數據縱橫向延展趨勢,建立網格化動態預警機制,設立紅線預警點,全力保證高品質原料送達工藝銜接口。同時,周期性開展廉潔風險自查工作,對采送樣、制樣、交接等流程進行因素篩查,提前進行管控落實,進一步為原燃輔料各環節運轉提供堅強動能。
嚴防范構建環節關精益求精
加強中間產品質量檢測,以溶劑、球團礦、鐵水等質量決定性環節為高地,中心在人員、制樣、信息傳遞等因素中深入剖析,確保信息服務過硬關。除了在檢化驗系統中優化傳遞節點,還在實踐應用中對系統疏漏點進行總結,以及在人員素質提升上花費大氣力,確保一手檢驗數據服務生產,同時,認真吸納生產單位問題反饋,在信息服務端做到舉一反三的改進效果。借助效能監察項目,聯合相關單位深入現場開展質量跟蹤;形成良好工藝端口走訪制度,切身感受生產應用困難,促進生產工藝改進。其次,對取樣人員在隨機產生的前提下,增加“單項通道”模式,結合執法記錄儀嚴格落實環節關管控,進一步深層次做到自我體檢。
聚合力強化產品鏈質量保證
對中心來說,抓好工藝管控合力就是執好產品末端“牛耳”的關鍵點。在產品軋制端口,產成品試驗室以金相組織研究、物理性能分析、坯材成分管控為內部合力,嚴格把控品質的同時與前端軋制工藝相融合,通過三個領域指標明細復核每一批鋼材,確保細節上做到極致。以煉鋼、煉鐵、燒結等生產單位進行多點協作,分別在“一罐到底”專項管控、球團礦實時數據檢測、煤氣熱點周期性反饋等重點工作中制定外部合力長效機制,分別在關鍵任務、關鍵指標中陸續攻克難點,促使整體機能不斷增強,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責任意識,全力擔當生產支點,以數據的“精準、及時”為目標養護各項生產脈搏點。(計量檢驗中心 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