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你快來看,皮帶下面又壓了堆料,看來今天咱倆又得大干一場了……”夜班剛接班不久,曉輝就皺著眉頭說道。
燒結車間散3#機頭因地理位置特殊,1#散料管上方彎道較多,就容易卡爐條、大塊料、垃圾雜物,中下方管道垂直且修長,管內沒有防卸料量裝置,崗位工只要在小格后三個風箱清理積料,便會有物料“一哄而下”,輕則導致皮帶下堆料,重則會出現皮帶翻料壓停散3#皮帶,不僅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也大大增加了崗位工的勞動強度。
“這區區一個皮帶自停,停一次就對燒結產量質量有很大影響,還得增加設備維修保養費用,照這趨勢下去,那咱得虧損多少錢啊?”張曉輝又打起了成本算盤。
峰哥趕忙安慰:“咱們必須得想個辦法治治它。”
他們你一句我一句地開始摸索管道的“拯救”辦法,不一會兒,曉輝便冒出了個“金點子”:“咱們可以根據大煙道卸灰閥的自身結構,試著在管道里面加裝一個防堵、控卸的插板,用插板來控制下料量。”
“病因”一確診,他們便說干就干,兩人開始分頭行動,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勢頭開始了管道大改造。峰哥先從庫房找來了一片0.8cm的鋼板,用割刀裁成50×20cm² 的矩形方板。曉輝在離散三帶防塵罩80cm處的管道上割下0.8cm的縫隙,然后將矩形方板嵌入管道中,根據現場下料量,插到適當的位置,有了插板的緩沖,徹底解決了物料下壓皮帶的設備隱患,也順利解決了卸灰現場揚塵。兩兄弟揮舞著鐵板錘頭,經過無數次焊槍的“刀光劍影”、鋸刀的摩擦、物料的沖擊,經過2個多小時的“戰斗”,這項工程終于竣工了。
曉輝給同事們炫耀道:“之前隔20分鐘我們就得過來點檢皮帶運行情況,總能看到皮帶下面堆的料,每次鏟料還要出一身汗,自從裝了這個‘寶貝’,我們輕松了很多,還降低了皮帶磨損率,我和峰哥的功勞可真不小嘞!”
兩個糙漢子結合他們的崗位實際,創新創效、獻計獻策,摸索出了現場治理的新路子,通過設備技改,改出了新成效。(燒結廠 寧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