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視角、打破固有思維、發揮員工創新精神,今年以來,漢鋼公司軋鋼廠全力將設備管理和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多點發力,推動設備平穩向好運行,為降本增效帶來碩果累累。
引進來的“油”智慧 助力提質增效
漢鋼公司軋鋼廠設備管理人員立足崗位,積極開展油站專項治理工作,針對軋線高速區設備故障率高的實際情況,制定措施強化油站管理、優化油品質量,確保設備良好運行,一舉突破了制約軋線產能的瓶頸問題。
軋鋼廠高線高速區域由于油站冷卻水為濁環水,且含雜質較多,極易進入輥箱導致油品污染,嚴重影響設備潤滑效果。因此,控制輥箱進水是此區域油品管理的重中之重,經對標交流后,高線維修人員每天對各油站油位進行記錄對比,根據油位波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排查是否進水與漏油。同時,車間管理層積極組織員工考察學習,通過應用流體力學理論,給重點區域油站加裝油水分離器20臺,最終不僅高效實現了油水分離,促使油品質量明顯好轉與減少成本消耗,也讓維修人員工作量大大降低,全面提升了油站管理效率,據統計,此舉每月節約油品消耗0.12元/噸。
推出去的“新”變化 帶來成本降低
今年開始,漢鋼公司軋鋼廠深入推進部分備件承包經營改革,建立面向市場的備件承包運行機制,開創了提質增效新篇章。對高線與棒線備件材料費用實行統一招議標,委派專業資質單位進行預審,促使全年可降低備件費用400余萬元。此外,要求承包方派駐技術人員常駐現場,對相關備件上線運行情況及質量進行跟蹤,及時杜絕從內產生的維修費用。
另一方面,積極對導衛等備件承包方式進行改進和革新,從每一分、每一毫上精算經濟效益帳。此外,為保障分廠設備運行所需的安全庫存,軋鋼廠要求相應承包方認真實時對現場及庫房導衛備件數量進行盤點,有效規避自身資金占用的風險,確保生產平穩運行所需備件及時更新。
改出來的“高”效率 實現經濟效益
為解決生產經營中的部分堵點問題,漢鋼公司軋鋼廠在生產、設備等領域成立多個技術創新攻關小組,極力在自我革新中實現經濟效益。高線、棒線車間相繼完成水運冷卻系統、軋機液壓缸底座等多個改造項目,全面提高了軋線作業率,促進了備件及維修成本進一步降低。針對投產10余年來2#高線精軋4架次減定徑機組,曾因數次設備故障造成間歇性停產的情況,軋鋼廠通過優化料型、重編軋制程序、改造導衛等措施,達到了不使用該機組就能生產部分規格鋼材的效果,并且此改造后也可作為生產應急的備用方案。今年年初,2#高線減定徑報故障無法使用的9天時間里,此備用方案卻及時發揮作用,促使2#高線日產持續提升,累計創效200萬余元。(軋鋼廠 董曉芬 沈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