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動力能源中心以保障能源介質安全供應穩定為核心,瞄準任務目標,對標挖潛創效,應對挑戰在當“夏”。
統籌謀劃,能源供應有保障
統籌做好水電氣(汽)供應保障,加快“智能信息化”建設,在實施“無人值守、有人巡視”的基礎上,打造鐵前及鋼后35kV智能管控大廳,并對330kV站2#主變消防改造及3302開關等7項問題進行消缺。開展鐵前區域排污管道改造,將燒結、球團、煉鐵等區域的生產廢水通過專用管道引至中央水處理廢水系統進行處理回用,滿足雨污分流環保要求。規范煤氣專業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煤氣檢測報警裝置及煤氣排水器水封有效高度檢測管理要求,順利完成轉爐煤氣主管網大修及轉爐煤氣提升改造項目,其中轉爐煤氣摻燒系統獲得陜鋼集團“標桿節能設備設施”榮譽稱號。
科學調度,聚焦效益最大化
走進能源調度指揮中心,一塊塊高清調度屏幕將多個智能化系統采集圖像和實時數據顯示出來,調度員正緊張有序的協調監測各工序能源介質的停送和檢修期間排補水情況。
該中心在穩供的前提下,以降本為要、以效益優先,統一根據設備用電負荷變化和重大耗電設備的運行狀況,科學預測,控制最大需量,利用一切機會避開尖峰電價時段,降低電量消耗,提高功率因數保持在0.96以上,此外,通過提升自發電比例、降低放散率、優化氣耗指標等實施舉措,實現了噸鋼創效6.76元/t;自發電比例45.8%,較上年度升高5.13%;自發電總量也較去年同期增幅45.6%。
精準管控,實現能效穩提升
緊緊圍繞“能效提升3%”總目標,以管理節能、結構節能、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為載體,編制任務清單,梳理形成能效提升項目67項,分別制定措施計劃,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優化能源統計分析方法,借助能效對標,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指標,提升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效率。按時召開能源月度會,復盤解決存在問題、分析薄弱環節、挖掘節能潛力,及時評估和糾偏措施的有效性,同時對各用能單位日常檢查、交叉互查情況進行打分排名及通報考核,實現能源計量的動態管控和統計分析。制定《四級成本管理辦法》,結合科室、車間工作性質,對科級干部掛靠安全、設備、生產、政工等分類指標,并層層分解到班組,將計算分值納入當月績效考核。
越是困難越不退,越是險灘越向前,市場供需失衡,收入利潤下滑,每一個詞都讓這個酷暑難耐的夏天透著寒意,但鋼鐵人正以鋼鐵般的意志,突圍困境,汗流浹背的身影不斷掠過炙熱的紅爐...(動力能源中心 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