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設備管理中心大力實施以質取勝戰略,從現場治理、項目建設、檢驗檢測等方面入手,狠抓重點工作落實,突破管理疑難瓶頸,大力提升設備管理職能水平,助力生產促發展。
狠抓現場治理質量,給管理做“加法”。“各級管理人員要強化職能服務意識,主動擔當作為,深入生產現場,把技術保障和技術服務、最新政策及管控要求、作業程序及問題解決方案盡數送到一線,讓員工少跑路、跑彎路。”該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黨旭波多次強調。
該中心采用“三檢一查一排名”的創新管理模式,即周檢、月檢、專檢與定期查相結合,重點對制度執行是否到位、設備主體責任是否落實、整改及預防措施是否有效實施等進行督導。每月考評排名,通過曝光亮相、亮點推廣、獎優罰差、頒發“流動紅旗”等,將設備管理向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推進。同時,根據設備運行狀況、故障發生點、季節特點等綜合考量,制定設備專項提升及課題攻關項目,定期深入基層座談交流,及時解答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困惑,切實為管理做“加法”。
嚴抓項目建設質量,巧做成本“減法”。“對未達到預期效果、存在問題未徹底整改、未按協議及合同約定內容實施等情況的項目堅決不予驗收。”該中心主任助理王龍多次叮囑。
該中心堅持設備大修、技改及項目建設是提升設備整體性能、延長設備壽命的重要舉措,全過程參與,從事前方案的制定、技術協議的把關、單位的引進到事中高質量的實施、關鍵細節的監督、重大節點的確認再到后期嚴標準的驗收、公正的綜合評價、科學效果評估,相繼完成了1000余項設備大修、檢維修等工作,切實減少了設備故障發生次數,降低了設備運行及維護成本,提升了設備性能及設備本質化安全。
緊抓檢驗檢測質量,守護設備安全。“依法依規檢驗檢測是特種設備設施合法使用、安全使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該中心特種設備主管胡剛說道。
一直以來,該中心認真研究法律法規及相應規范、標準,找依據、找要求,積極與設備使用單位溝通,結合設備運行狀況及日常點檢、使用頻次等因素,按照“三定一列”(定范圍、定周期、定標準、列計劃)的模式,做到應檢盡檢,實現檢驗檢測全覆蓋,不留盲區,杜絕“黑設備”出現,確保設備安全順行。今年,已完成569臺套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定期檢驗,完成7600余米壓力管道首次檢驗,完成1200余個工件無損探傷檢測。(設備管理中心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