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每噸生鐵成本又降了8.7元。” 9月5日,煉鐵廠廠長助理卞衛新打開昨天生鐵成本報表,看到降成本工作一點一滴的進步后信心倍增。
生鐵成本中,原燃料成本占了95%以上。因此,降低生鐵成本最根本的是降低原燃料成本。然而進入下半年后,市場持續惡化,鋼鐵板塊經營形勢嚴峻,“降成本、提效益”已然成為漢鋼公司的“主旋律”,如何全工序統籌考慮成本的降低是煉鐵工序第一要務。如今,市場焦、煤差價大,焦炭結構在3種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該廠通過優化爐料結構,深入推進提煤降焦工作。
“當前形勢很嚴峻,降本任務很艱巨,在外部原燃料發生變化時,保證高爐穩定順行、煤比對標先進企業水平,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什么標?向誰對標?怎么對標?就成為擺在各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問題。對此,該廠技術科牽頭制定提煤降焦的措施,專題研究如何進一步壓降成本并制定具體措施。同時,該廠采取“走出去”的辦法,把自己的工作與國內一流企業比,與處于同一級別的企業比,通過現場交流、思想碰撞,在各項對比中發現工作中的“弱項”和“短 板”,進而采取措施,奮起直追,通過“后發優勢”,實現了新跨越,全面提高“禹龍”品牌綜合競爭力。
9月4日,是2號高爐夜班班長孫晨晨和班組職工最為自豪和難忘的日子——這天,上夜班的他們創出了焦比小于368kg/t的好記錄。“很激動!弟兄們個個興奮得不得了!”孫晨晨說“接班時,我們綜合了各種條件,按照對標成果制定出降本方案進行組織生產,共同努力創出這個成果。”
崗位職工精神勃發,積極主動,緊密配合,推動了生產節奏的進一步加快。此外,該廠一方面自覺從崗位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積極開展能源避峰就谷、小改小革、修舊利廢工作,廣泛參與節約一度電、少用一滴水、少用一頁紙等勤儉節約活動,堵塞“跑冒滴漏”;另一方面面對嚴峻的經營形勢,該廠積極落實集團公司的安排部署,引導職工認清形勢,牢固樹立過“緊日子、苦日子”思想,下半年新增修舊利廢類4項、節能降耗類8項、設備引進類2項、費用節約類2項、技術改造類4項、避峰就谷類3項、設備改造類3項,共計26項具體措施,通過強化成本管控、加強市場研判、主動適應變化、平衡產能與成本關系,為公司保增長、保效益積極創造條件! (煉鐵廠 何光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