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力能源中心氣體車間,有這樣一個朝氣蓬勃的班組。他們有頭腦、有干勁、更有特屬于年輕人的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氣神。今天我們說說這里的創新故事。
創新班組培訓方式,安全教育“活”起來
氣體運行班班長趙澤興,能熟練制作不同形式的演示文稿。他把這一特長運用到了工作中,將實際生產中許多知識圖文并茂的制作成PPT,張貼在班組通廊的白板上,并隨時更新,形成了獨具班組特色的技能培訓看板。
看板上,有煤氣儲配站各設備的相關參數,有空氣呼吸器的組成部分、佩戴步驟,有安全生產的注意事項。凡是班組員工們需要了解的資料,都會在這里出現,這些可都是趙澤興多年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總結。
閑暇時,大家圍在一起,對照著這半米見方的看板一起討論、學習,班長趙澤興也會適時地給大家進行講解。在員工看來,正因為看板的存在,設備不再冰冷,指令不再枯燥,安全教育也變得“活”起來??粗p心悅目的圖解,聽著班長娓娓道來的工作經驗,大家的技能水平在日復一日中增長起來。
大膽創新修舊利廢,點滴成本“摳”出來
氣體運行班還有一個很大的創新成果,就是修舊利廢。
在日常生產工作中,很多配件具有修復后可以繼續使用的價值。班組員工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使檢修后拆下來或者用過的廢舊閥門得以“洗心革面,重新上崗”。
空壓站濾油器的濾網臟了使用柴油清洗后重復使用,設備壞了通過修復重新使用,用過的潤滑劑再次用于低要求的設備上,廢舊的管道經過切割,成為維修設備的“萬能貼”,原來外委的項目,現在班組自行修理……今年以來,氣體運行班在持續開展修舊利廢的基礎上,不斷實施規范流程運作、精細管理、崗位創新,進一步強化員工的成本意識、節約意識和增效意識,為降本增效工作帶來了不小回報。
創新優化班組環境,幸福指數“漲”起來
除了家,我們每天待的最多的就是班組。所以,裝扮好工作環境也會讓人心情愉悅。
班組的每個人都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每個人都能發揮聰明才智,親力親為去打造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在毫無生命的工具箱上貼上主人的頭像,既物權明晰,又充滿人文氣息。走廊內的班組簡介、綜合績效考核、培訓學習文件一應俱全,崗位上的桌椅擺放整齊劃一、桌面物品定置到位,庫房物件規范有序擺放,將置物架噴刷上鮮亮的油漆,醒目而齊整,還能有效的降低安全隱患。
“我們班長給班組會議室添置了幾盆綠植,在生活室增設了員工獨立的儲物柜,制作了榮譽展板、劃分了讀書角,讓大家在工作時保持一份愉悅的心情。”員工吳紅高興地說道。
這就是我們氣體運行班團隊,他們雖平凡,但他們其中的每一份子都努力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照亮一方天空,引領一個方向,共同打造出一個健康、團結、向上的創新班組。(動力能源中心 盧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