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30分,煉鋼廠轉爐車間成本管理員劉超上班第一時間就對夜班熔劑、耐材、備件的消耗進行盤點、核算、公示。
在轉爐操作室的LED大屏上,對應爐座各班組鋼鐵料消耗、石灰單耗、合金中下線等重點指標,形成縱橫對比,展示在每位員工面前。為了響應增收節支、挖潛增效的號召,轉爐車間全面提升各項綜合指標,開展關鍵指標勞動競賽,在車間迅速掀起“比、學、趕、幫、超”的熱潮。各個班組暗自較著勁,在“比”中增動力,在“學”中強本領,在“趕”中爭一流,在“幫”中強弱項,在“超”中譜新篇,形成降本增效共參與、齊發力的生動局面。
下午14:00,甲班1#爐爐長趙強提前兩個小時到崗了解生產情況,渣料加入、槍位控制、點吹拉碳情況、碳粉使用情況及爐況他一一掌握清楚。
“這些指標可都是轉爐消耗的‘重頭戲’,詳細對比既能找到差距也能發現自身的優勢,工作目標也更加清了。”趙強從數據上整體分析班組運行,將降本增效指標層層分解,將責任層層傳達至個人,全面發揮班組降本生力軍作用。他把冶煉周期、冶煉過程的各個步驟研究透,緊盯關鍵操作,確定最佳入爐物料配比,不僅實現了低溫出鋼,還降低了各種原材物料消耗。
凌晨0:30,開完班后會的任興旺并沒有著急下班,而是對班組當班的物料消耗仔細地核算著。物料消耗臺賬的首頁清楚的附著每一種物料的價格清單和定額消耗,從熱電偶、取樣器到測溫槍、金屬軟管一應俱全。
“我們現在每天工作結束后,都要計算填寫自己當班使用的物料成本,抓住控成本中關鍵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全員降成本意識增強了。”張顯波自豪地說道。
“把每一分錢花到刀刃上。”這不僅是任興旺的追求,更是每一位煉鋼人共同的心聲。滴水可以匯聚成河,星火足以燎原,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千方百計節流,從細處著手,抓住點滴效益不放松,爭做成本管理當家人,為企業提質增效貢獻力量。(煉鋼廠 黃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