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件采購管理上,我們要推陳出新,拓寬采購供應鏈,挖掘市場潛力,深推降本增效。”該中心主任助理王龍在科室專題調研會上說到。
今年以來,設備管理中心緊扣重點工作,在備件采購管理上推進“兩新一嚴”(新供應商引進、新市場調研、嚴把備件性能)模式,不斷完善和擴大供應隊伍、拓寬采購渠道,持續深入優化貨源結構和供應商的體系建設,助力生產經營。截至9月底,共引進新增供應商近10家,相比歷史價降低了一定的費用。
創新管理模式,擴大供應隊伍。該中心結合工作實際,在保證原有供應隊伍的前提下,組織相關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落實好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同時,通過鋼鐵資訊、網站、“冶金之家”等網絡平臺,對標先進,結合鋼鐵行業業績對供應商進行實力研判,最后通過供應商綜合評審結果,進一步論證備件引進條件是否成熟,保證吸納優質供應商,不斷擴大供應隊伍。
轉變固有思維,拓寬采購渠道。該中心不斷規范備件采購制度,深度完善采購流程,著力實現節約成本、降低采購風險,為公司買到高性價比的滿意產品。面對種類繁多、型號復雜、生產急需的專用設備及零配件采購要求,通過加強和生產現場溝通,掌握易損備件和現場工況,并搜集行業內鋼廠的處置方法,努力通過渠道共享,結合備件固化,信息互通來實施調研和引進優質設備備件。
嚴把備件性能,保生產降成本。一直以來,該中心遵循“挖掘高性價比備件”的理念,通過尋找行業內具有實力的生產廠家,持續擴大壟斷備件的測繪比例,尤其是重點推進進口備件國產化,力求打破原廠家圖紙和資源壟斷,努力擴大供應渠道,貨比多家,做好備件性能把控關,降生產成本,保生產順行。
下一步,該中心將堅持從備件性價比著手,不斷拓寬采購供應鏈,通過搜集、整理備件資源庫和擴大陜煤集采等舉措,補鏈強鏈,不斷推進備件采購高效化、優質化,進一步助力生產經營。(設備管理中心 許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