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計量檢驗中心黨員干部和軌道衡“較上了勁”,他們以“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思想自覺和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按照JJG539-1997《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周期校驗的國標要求,主要對稱體外觀、置零準確度、稱量測試、除皮稱量測試、偏載測試、鑒別力測試和重復性測試。出色完成了公司六臺軌道衡的稱體校驗工作。
“李工,你看這個檢衡車前面連接傳感器的接頭有點變形啊,這個是不是得換掉。”在作業前進行檢查的宋立和同事交流道。“不用換,這種程度的變形對檢衡車運行沒多大影響。”“必須換!”兩個聲音不約而同卻異口同聲的說道。中心主任向小龍放下一旁的簽字筆三步并做兩步走了過來,主席張坤勛從檢衡車后走向前來。張坤勛認真而嚴肅的說道:“只要可能對計量數據產生影響,傳感器周邊這樣的變形也馬虎不得,我們要始終做到對工作極端負責。”發現檢衡車傳感器的接頭有輕微變形時,張坤勛沒有絲毫猶豫,強烈要求檢衡車供應方更換傳感器接頭,并以“一切不確定因素都有可能對計量數據產生影響”為邏輯與對方據理力爭。
“張工,傳感器的接頭我們先用電工膠布纏住了,感覺具備實物校準條件,要不我們先試試……” “只要不影響就行。”有同事說道。“怎么會沒影響?上軌道后就可能跑偏影響壓稱的數據……”
按照“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思路,考慮到更換了傳感器,檢衡車的整體運轉狀態有可能受到影響,在張坤勛堅持要求下又對是否存在影響數據的情況進行驗證。多年的工作習慣,讓張坤勛對待任何作業都要求自己做到再三確認,而對于關系企業經濟利益的軌道衡校準工作,張坤勛更是慎之又慎,不管別人怎么說,他都堅持自己的原則不退讓。
“軌道衡已調零,現在開始校秤。”檢衡車已啟動現在開始吊裝砝碼,二噸,十噸、二十噸、四十噸,“第一次校準誤差萬分之一……”“軌道衡開始調零,準備進行第二次校驗。”
在逐項排查了可能對軌道衡計量數據產生影響的因素后,軌道衡校準工作正式開始。看著電子計數器上出現的計量數據后,測量科王海南開始認真計算,當看到誤差遠小于國家標準規定的要求時,又趕忙與中心其他同事進行確認核對,確保設備檢之能用、用之即準。(計量檢驗中心 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