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耕”到“秋收”,動力能源中心本著“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原則,搭建起一套成熟、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公司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和不竭動力。
制度賦能,找準人才集聚“切入點”
該中心將“初顯鋒芒”的青年人才納入“人才庫”,以轉崗、輪崗等措施推進多崗位、多工作歷練,合理布置管理干部和技術骨干的接續,培養復合型人才。重點推行機關科室培訓項目內容清單制,不斷提升崗位人才工作能力,壯大人才隊伍,通過各項比賽和優秀選拔,挖掘、發現更多可塑人才,以“師帶徒”、定位定制培養和壓擔子等方式,執行“逢會必問、逢查必考、逢考必獎”的激勵機制,將考評結果納入個人績效考核,以考促學、查漏補缺,激活素質提升原動力。
進一步提升各級管理人員能力和執行力,敢于在各車間、班組之間、職工之間打破“平均主義”,開展全員星級評定、全方位素質測評,有效識別崗位業績貢獻,拉大收入差距,提高職工工作積極性。
體制創新,構建人才發展“成長圈”
“這次轉崗,對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我相信,一定能夠勝任維修鉗工這個崗位”原煤氣防護站班長胡磊對自己未來的工作信心倍增。
今年以來,該中間堅持以實踐鍛煉“壓擔子”、輪崗交流“增才干”、業務練兵“長本領”、學習培訓“強素質”、文體活動“展風采”為工作重點,由各車間負責人親自掛帥,確保達到實效。
同時,中心對自主學習獲得注冊安全工程師、助力工程師、技師、高級技工等職業資格的職工,做到有證必獎、正向激勵,始終把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擺在優先位置謀劃部署,依托培養、激勵育“人才新苗”,挖掘一批、培樹一批、支持一批先進典型。
“培養人才不能揠苗助長,而是要讓他們在基層實踐中增長才干和膽識”。對如何培養人才,中心負責人這樣認為。
平臺支撐,擴寬人才引育“覆蓋面”
成績是檢驗人才培養工作的唯一標準,煤氣工技術比武第一名、全國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冶金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二等獎……該中心從競賽中,一路捷報頻傳。
一直以來,中心利用技術比武、技能競賽等方式不斷提升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托聘任人員專業技術優勢,積極培養可塑人才,由以往的理論考試轉變為實操比武,檢驗職工日常操作規范、考驗實戰能力。同時實行科室與車間、車間與班組人才雙向流動,有效促進人才職業技能、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提升,全面了解人選的實踐能力、專業水平、崗位認識、自我認知能力及綜合素質,切實把那些德才兼備、埋頭實干、成績突出的優秀職工選拔出來,重點培養20名精英人才。
“我們要持續深化全員素質提升工程,搭臺擺擂、修渠引水促進職工學絕活、練絕技、亮絕招。”中心負責人在動員會上說。(動力能源中心 郭超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