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過后,漢中地區迎來一次大降溫,就在人們搓手跺腳直喊冷的時候,在漢鋼公司煉鐵廠的各個角落,他們卻用熱情一再證明:這個冬季不太冷……
用勞動的熱情,抵抗空氣的寒冷
清晨,在煉鐵廠鐵運線枕木更換作業現場,整齊的口號聲音響徹在冰冷的鋼軌間,空曠的鐵運線,四周吹來的寒風讓人直打冷顫。五六個身著工作服、戴著口罩和安全帽的線路工各就各位,有的用鐵锨清理著枕木周圍的道砟石、有的用起道器正對著鋼軌進行起道、有的手持搗固機對枕木下方道砟石進行搗固...“雖然更換枕木不要求趕進度,但是一旦停下來,就會倍感寒冷,所以我們取暖的唯一方式就是讓自己更加忙碌起來。”線路工李強說道。
“鐵運線銜接著煉鐵與煉鋼兩道工序,別看這個活技術含量不高,但不能有任何馬虎,每一個步驟都不能出錯。”參與更換枕木作業的另一名師傅說。就這樣,在寒冷的鐵運線上,他們一直在用勞動的熱情,抵抗空氣的寒冷,為生產穩定順行貢獻自身力量。
用敬業的熱情,讓設備溫暖過冬
“雖然近期夜晚溫度還沒有降至0℃以下,可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嚴格執行冬季防凍措施,保證設備過個暖冬。”正在現場檢查能源介質管道的點檢員魏林朋說到。說起“迎冬”準備,用員工們的話說那可真是“武裝到了牙齒”。隨時關好廠房門窗,加強巡檢頻率和力度,發現有結凍隱患時立即采取措施,定時排查保持介質流動通暢,增加備用設備盤車次數……“雖然還到最冷的時候,但必須未雨綢繆,如果設備凍壞,那損失可就大了,嚴重時還會影響到生產。”
在筆者看來,寒冬雖已是“殺氣騰騰”而來,但必定會“氣急敗壞”而歸,因為敬業的熱情已經成為該廠設備溫暖過冬的“必勝法寶”。
用堅守的熱情,撐起一片藍天
“5號箱體蓋板已打開,安全措施已確認,可以作業。”
幾個剛毅的背影迅速下到布袋箱體內部拆螺絲,拔龍骨,拔濾袋,熟練的動作背后,完全是靠著肌肉記憶去完成一個個步驟。“為做好‘冬防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我們環保崗位加強了濾袋檢查頻次,確保除塵器隨時達到超低排放標準。”作業依舊進行著,吶喊聲、鑿擊聲、喘氣聲相互交織,雖然他們早已“灰頭土臉”,保溫杯里面的熱水早已沒了溫度,但沒人顧及疲勞,一心只想把本職工作做好,讓“看得見”的空氣質量指數成為“冬防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硬指標。(煉鐵廠 張永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