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燒結廠作業檢修現場,忽聞角磨機的“呲呲”聲、電焊機的“噗噗”聲、錘頭的“鐺鐺”聲……一首系統檢修的交響曲瞬間編織而成,余音裊裊,扣人心弦。
緊接著,現場畫風被一波波來往的檢修人所取代。只見,有人加裝爐篦條,有人擰螺絲、換導軌,還有的拆鏈條、裝鏈板……他們身著藍色工作服,以實干為筆、以汗水為墨,緊盯每一項系統檢修任務“菜單”,以“質”取勝,用熱血勾勒線條,用責任和擔當譜寫著實干與擔當 。
肖猛:一馬“黨”先的帶頭先鋒
“肖猛,2#期合頁門使用攪繩器后,因攪繩器齒輪間隙較大,調整后料層局部出現偏差,影響到廢氣溫度了。”
“好的,我馬上來!”
接到同事楊帆的電話后,正在電腦旁梳理次日生產工藝檢修項目的黨員肖猛,放下手中的工作迅速趕赴現場。詳細詢問完情況,摸清檢修任務進度后,他便聯系維修人員商議對策。隨即,他們決定在2#合頁門鋼絲繩下方增加鎖母,與鋼絲繩連接,這樣操作人員在布料過程中進行微調,就可以消除料面階梯,平衡溫差。
檢修現場,肖猛始終發揮著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總能沉下心來,默默地發光發熱。一旦發現檢修作業有質量問題時,他又會立馬變身“黑臉包公”,一邊糾偏教育,一邊指導人員熟知檢修作業中的“門門道道”。
“更換混6#帶時,先檢查一下皮帶是否具備硫化條件,記得將備帶回收。”
“2#燒結機安裝的7mm間隙爐條不符合工藝要求,請按照工藝要求立即整改。”
……
現場檢修人員都被他這認真負責的做事風格感染著,一個個干起活來也更加用心、更加熱情。
蘇江:有“味道”的安全守護人
“兄弟,高處作業高于2m時需系好安全帶,做好防范措施。”
“這位師傅,你的工作服穿戴不規范,應該按照‘三緊一扣’的標準規范穿戴。”
在系統檢修中,特別是外委維修人員的“安全脈”必須要把好,從作業前的工器具檢查、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作業中的各類安全措施制定、作業后的現場清理、人員安全撤離等,每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安全員蘇江每天“蹲”在現場,來回巡查。
在2#礦槽清理積料過程中,蘇江在簽完派工單后,朝周圍的人說道:“安全隱患,狡如狐,猛如虎。大家一定要嚴格執行標準,按章作業,落實好安全措施,做好互聯互保,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異常。”他一邊說著,一邊仔細檢查吊裝物品、吊具的安全性能,并叮囑作業人員在密閉空間作業時,需每2小時測量并記錄CO氣體含量,確保CO氣體含量在合理范圍。一連串“嘮叨”完畢,這才放心地走向另一個檢修現場……
責任和擔當,在蘇江的言語和腳下彰顯得淋漓盡致,只要有檢修任務,就有他的身影,他那身上,時時處處散發著安全員盡職盡責的“味道”。
一雙雙沾滿油漬的手,一個個躬身耕耘的背影,是最“颯”檢修人的生動寫照。(燒結廠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