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計量日的來歷嗎?你知道1米的定義嗎?“米”的英文為“metron”,這個名稱源于希臘字“metron”,意為“測量”。巴黎國家檔案館內,至今存放著一塊標準1米長的量塊,1875的5月20日, “米制公約”協議正式在法國簽署,公認米制為通用的計量制度,國際計量局也在此時成立。后來,國際計量大會將每年5月20日確定為世界計量日。
計量知識記心間 生活生產共實踐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用的電表、水表、體重稱、超市購物用的計量秤、加油時的加油機、醫院用的血壓計……都離不開計量的存在。”
為了使大家更加了解和使用生活中的計量常識,計量檢驗中心組織主要生產單位和生產輔助單位開展“世界計量日”主題宣傳和計量基礎知識普及活動,在豐富廣大干部員工計量知識的同時,切實使計量走近生活、服務生產。同時,牢固樹立“計量支撐質量、創新、品牌”的計量觀念,充分發揮計量管理在企業質量管理、能源管理、降本增效工作中的基礎作用,把計量管理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為公司降本增效、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做好堅實后盾。
計量服務與管理 改進問題備整改
計量檢驗中心作為主管計量設備校準檢定的單位,始終堅持不斷完善計量服務和管理。通過與一線單位主管計量人員召開座談會,進行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公司計量現狀,征求計量設備需求和改進意見,并針對存在問題、需求和改進意見進行完善,為生產經營提供更加精準的檢測數據,讓生產更加順暢。同時,為進一步夯實計量基礎、創新計量管理、加強協同服務,嚴格執行國家計量法律法規。該中心結合各單位生產情況,對一線計量校準員進測量設備校準業務與實操培訓,提升專業人員計量法律意識和技能水平,提高校準員管理能力,保障計量更好地服務于生產。
共享信息降能耗 數字智能看計量
為了讓大家更加直觀的了解計量檢驗中心校準實驗室計量設備的檢定/校準業務范圍、技術能力、檢定/校準流程和操作標準規范,該中心邀請各單位計量人員、校準員到實驗室進行參觀,詳細了解公司最高計量標準和CNAS校準實驗業務開展情況,全面展示公司近年來“數字化、智能化”計量方面取得的優秀成果,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技術共享,營造出人人關注計量的良好氛圍。同時促進廣大員工正確認識計量校驗工作的重要性和計量工作的影響力,不斷完善各項計量管理制度、能源計量數據的管理及節能降耗相關工作。(計量檢驗中心 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