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管理中心緊跟市場變換節奏,通過清廉采購、規范促提升以及績效評估等新舉措,落實好降低采購成本和保供任務,為企業生產提供高效采購服務。
健全監督機制,打造清廉采購
“加強合同專用章管理,旨在規范公司合同專用章的使用和保管,確保合同專用章用印規范,管理有效。”在周警示教育授課現場,設備管理中心黨總支委員、工會副主席羅維嚴謹說道。
備件、輔材采購是負責全公司設備、備件、材料物資采購的關鍵崗位,而采購過程是一個容易出現廉潔風險的環節。為此,設備管理中心結合管理職責,從內部改變采購管理人員作風建設,通過每周組織一次警示教育學習,內容涵蓋“八講二十四不準”“合同專用章管理”等,時刻為關鍵崗位人員敲響警鐘。同時,建立陽光采購通道,開設會客室,紀檢監察員全程監督,發現問題苗頭及時制止;同時,嚴禁工作之余與客戶往來,把好源頭風險關,不斷增強員工自我廉潔意識,為企業規范采購行為、提高采購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規范促提升,夯實采購質量
設備管理中心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結合企業情況,健全了“公正、公平、公開”的行業標準,以確保采購合同的簽訂、履行和變更更合理、更高效。通過建立采購合同臺賬、審查合同履約情況、暢通函件反饋路徑、規范追責流程等方式,對合同實行全過程控制,以此進行合同風險因素分析。并制定相應防范措施,避免可預見性風險的發生,最大限度減低合同風險造成的損失,有效保障合同的嚴肅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截止目前,合同臺賬登記292項,針對電機延期交貨嚴格按照合同進行了追責。
強化績效評估,推動成本節約
建立采購績效評估機制,對內從合同履約率、一次交驗成功率、質量異議頻次、個人工作履職、廉潔風險等處著手,不斷提升采購員工作作風及技能水平。對外建立供應商評估、選擇、管理和退出機制,對產品和服務的符合性、交貨及時性、售后及服務、質量異議、價格(墊資能力)、供貨合格率上著手與供方簽訂《供方管理程序》及《廉政監督協議書》等。針對營業執照、賬戶信息、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代理人授權書、身份證復印件、對供貨范圍和人員身份進行備案制,不斷提高供應商質量和服務水平,進而降低采購成本。此外,針對采購流程、供應管理、采購合同管理等方面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整改,不斷提高采購管理水平。(設備管理中心 黃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