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一段時期,確定一個主題,圍繞一個目標,精心謀劃、多點發力,講好‘質量故事’,講‘質量好故事’。”進入9月份,為切實推動燒結生產質量效益再提升再突破,燒結廠以“質量月”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以質量求發展,向質量要效益”活動主題,掀起“質量月”活動熱潮。
精細操作 把握好“責任度”
該廠緊盯“質量月”活動主題,讓質量管理“專家”進一線、質量管理經驗進崗位、質量管理培訓進崗位,積極開展“質量互訪”專項行動,質量月期間,由廠領導帶隊深入一線崗位,督導生產操作,針對存在的難點、重點問題召開專題研討會。同時,針對下道工序提出的質量薄弱點,由生產技術科牽頭,成立“QC”攻關小組,瞄準問題“靶心”,重點排查設備,快速反應,解決存在問題,助推實現燒結一流指標和行業一流燒結的目標。
創新提升 把握好“效益度”
“哪里需要攻關,我們的箭頭就指到哪里!只要能提升質量,就要大膽嘗試!”在崗位一線,生產技術科科長王志春反復說。
為進一步厘清質量與進度、質量與效益的關系,燒結廠在以往生產操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工作方式。一方面,結合日常質量管理思路,以“人機料法環”為抓手,以提升質量、安全、效率及降低成本為目標,運用質量管理、創新思維開展課題攻關和技術革新。另一方面,根據市場需求,按照“以效為重,節能減耗”的方針,優化生產流程,扎實開展各類關鍵經濟技術指標攻關,如“降低燒結礦返礦率”“提高燒結礦轉鼓指數”“提升燒結礦堿度穩定率”等技術進步項目,聚焦重點,助推高爐“高效冶煉”。
提質降本 把握好“長效度”
“不同的原燃料就像不同地方產的米,要燒好一鍋飯,米和水的比例是有講究的。”混料班長侯利寧一邊操作加水閥一邊介紹道,“燒結生產過程中,穩定物料下料和水分至關重要,每一環節都要緊盯細抓。”當班生產過程中,侯利寧要求崗位工班前、班中、交接班都要仔細檢查各料倉料位及下料情況,防止斷料、懸料、堵料,避免造成原料成分波動引起質量問題。同時,強調崗位人員要盯得緊、跑得勤,嚴格把控混料水分,臺車人員落實“厚鋪慢轉,平鋪燒透”燒結方針,保障燒結礦燒得好,品質高。
“‘質量月’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要用心燒好每一噸礦,講好燒結質量故事。”在提質增效工作上,燒結廠全體干部職工已形成共識。(燒結廠 寧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