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關系、各關鍵點溫度均正常,紅鋼現在上冷床,速度11m/s......”9月29日上午10時許,隨著一根根火龍在軋鋼廠1#棒線冷床上平鋪展開,標著該產線12規格五切分螺紋鋼試軋取得成功。
為確保此次12螺五切分在1#棒線試軋順利,軋鋼廠多次組織專題會進行討論,在科學論證下,棒線車間先后對精軋活套、導槽、冷床滑塊等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并對粗中軋料型、軋制表、冷床參數、倍尺剪超前系數、裙板液壓缸壓力等參數進行了優化,確保各項基礎性工作落實到位。同時,試軋前一天,車間對當班人員進行了嚴格的分工,而試軋過程中,各崗位積極協同聯動、各工序緊密銜接,最終實現該規格產品幾何尺寸、力學性能、打包質量全部合格。
一樣的產品,只是將軋制工藝從該廠2#棒線“復制”到1#棒線,那為何本次試軋軋鋼廠如此重視?
原來,隨著漢鋼公司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后續生產組織重心將進一步向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項目上傾斜。因此,為積極踐行公司柔性生產思路,更快更好搶占市場先機,在下階段面對產線壓縮、鋼坯供應不足的情況下,軋鋼廠提前布局、及時主動求變,通過自主開展設備改造、工藝優化等工作,不等不靠想辦法轉變生產組織模式,為公司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探索新路徑。
同樣,本次試軋意義重大,為軋鋼廠后續柔性生產模式提供了指導,軋鋼廠也將在聚焦降低合金成本等工作上再發力,靈活運用相同工藝不同產線的軋制方式,推動漢鋼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軋鋼廠 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