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減負”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代名詞。今年以來,燒結廠緊緊圍繞“質量和效益”這一主線,在指標管控、精細化管理和降本增效上下硬功夫,成功實現成本“減負”,效益“增重”,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積蓄了新動能。
一減,舞出精細管理“連環拳”
該廠聚焦精細化管理,層層抓落實、深入抓執行,各專業管理科室以現有標準化管理為基礎,對包聯車間的安全、生產、設備、技術及操作等管理制度進行梳理評價,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深入推進標準化作業管理。安全科以深入推進“6S”定置為抓手,按照管理精細化要求,建立完善的、操作性強的管理模式,使員工的現場改善力和“6S”執行力得到提升。同時,堅持做好“人走四關”,每天安排專人對各作業、辦公區域長明燈、長流水采取“不打招呼、直擊現場”檢查,杜絕能源浪費。以創建“標準化星級班組”為抓手,鼓勵職工崗位創新,利用勞動競賽、網上練兵、查找提改獻、修舊利廢等活動,增強全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二星級班組達標率為 100%,二星級≥80%,三星級≥40%。
一負,撬動節支降耗“新支點”
近年來,該廠引進眾多高效除塵設備,根據不同場所和需求,先后加裝了混料濕法除塵4臺,機頭電除塵2臺,燒結機機尾除塵2臺。但因設備長年累月的“白+黑”連軸轉,老化磨損嚴重,濕法除塵的除塵效果也達不到理想狀態,這也成了大家的一塊“心病”。
在全廠人的齊心推動下,通過廣泛開展民意調查、意見征集,經過充分的調研和實地考察,決定通過調節風門,將電機頻率從原有的 40 HZ降為33HZ,皮帶浮灰明顯減少;再對水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和優化,既解決了管道易結垢的問題,又實現了除塵器的最優利用,同時降低電耗,年可節約電費約7萬元;此外,在不斷的改造摸索中,總結出以水治水的關鍵技術,通過修復水泵軸、更換泵液輪,實現反沖式除垢,大大減少了設備磨損,年可節約備品備件費用約4萬元。 (燒結廠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