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中厚板項目建設正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作為陜鋼漢鋼中厚板項目外聘專家的一員,邸熹有一半的時間用在了與同行業技術交流和推廣產品的路上;而另一半時間,他則留給了現場生產技術指導和軋鋼工藝探索。板坯連鑄的順利熱試車,7萬噸板坯的率先簽訂,軋鋼質量工藝體系的成功建設,從側面也印證了兩級集團和公司“筑巢引鳳”決策的前瞻性部署,更為漢鋼公司注入了產品升級的“源動力”。
主動作為,圓滿完成產銷任務
今年5月,邸熹加入漢鋼公司,成為中厚板廠一員,面對中厚板產線建設的緊迫要求,他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一心撲在中厚板生產工藝定制、質量制度建設、管理體系加強等工作中,極大地豐富了板材品種軋制、工藝流程控制、質量體系維護等內容。緊接著,他又投入到板坯連鑄熱試車工藝方案的論證修訂,結合集團公司要求,量身制定板坯連鑄首輪熱試工藝控制要點,并于9月7日凌晨5點10分成功熱試車。
當所有人歡欣鼓舞為板坯連鑄熱試車成功喝彩吶喊時,邸熹已然踏上新的征程——板坯推廣。
“推廣產品無異于在原有市場‘撕開’一道口子,這一動作至關重要,而這需要自身品牌的優越性和談判桌前深厚的交流功底。”邸熹在高鐵上一直思考著。
數年的工藝技術積累,讓邸熹在與同行業進行板坯質量交流時有了更深的底氣。隨著信息群里一組組板坯數據,他的推廣方案有了更加篤定的脈絡。而后,他又奔走途中,依托集團公司搭建的優質企業平臺,順利與客戶成功完成技術協議商定,最終實現了7萬噸的板坯訂單的成功簽訂,極大的鼓舞了公司全員士氣和信心。
責任在肩,為公司轉型升級蓄能
作為軋鋼領域專家,邸熹在軋鋼生產工藝控制方面深耕多年,憑借著自己堅定的信念、扎實的專業知識儲備、豐富的實踐經驗積累,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學生一步步蛻變成長為了一名鋼鐵領域的行家里手,歲月的痕跡讓他沉淀的更加穩健充實。
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工作節奏雖緊張,但邸熹穩扎穩打,忙中有序,持續保持各項工作穩步向前推進。
“現在正是干事創業的好時候,忙點累點都是對自己的最佳鍛煉,集團公司給我提供了這樣好的平臺和機會,我們要干出實績。”他一邊整理著出差要帶的材料,一邊說道。
國慶節假日期間,漢鋼公司首批1萬噸板坯將率先發往客戶手中,邸熹要趕在外銷板坯到達客戶端之前提前到達,全程跟蹤板坯和軋制板材質量情況,通過系統的收集各項數據并進行分析總結,將為后續板坯生產質量控制、工藝參數改進、煉鋼工藝優化、中厚板板材產線軋制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數據保證。
守正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印象中,他總是東奔西走、匆匆忙忙,工作安排事無巨細。雖經常出差在外,但見到他時,總能被他充滿自信的笑容感染,讓我們工作動力十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邸熹除了自身技術的扎實,他的言行舉止也為我們深刻的勾畫了一個鋼鐵人應有的干練與精強。有一次,我見他在瀏覽漢鋼網站,我很納悶。他說,“這里的東西很有可取之處,你看這個‘YL82B時效檢驗’宣傳就很不錯。”我一瞥,見寫的是公司檢驗部門的專利應用,我更加一頭霧水。他看出了我的“窘”,隨后說,“別小看它,這些‘小技小改’用處大著咧。一個人要是在既有的成績里踟躕不前,便會失了創新;一個企業要是不創新,那后續也就可想而知了。”我有點不服地道,“中厚板項目全都是新工藝、新設備,考慮這些是不是有點早。”他若有所思的道,“考慮事情,總要‘早’才好。”我突然被他“怔”住了。隨后的時間里,邸熹一有時間就會組織培訓,為我們講解外部板材生產的新技術,同時還與自身中厚板生產相比較。我突然發現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要去探索。(中厚板廠 孔令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