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穩定燒結過程,提高燒結礦質量,四季度以來,燒結廠明確生產目標,調整工作思路,從生產技術與安全管理兩方面入手,制定相關生產方案,確保燒結礦產量、質量再提升、再突破。
嚴把原料質量,確保指標穩定
燒結原料成分的穩定,是過程穩定的基礎。眾所周知,燒結原料主要由含鐵料、熔劑、燃料組成,其中熔劑與燃料的粒度組成、化學成分可直接影響到燒結礦FeO、堿度等重要指標的穩定性。為穩定燒結礦質量,該廠針對近期天氣多變這一特點,為避免因燃料粒度不均造成燒結過程偏析,要求混料工每2小時測定一次燃料水分,看火人員合理調控四輥、對輥下的料層厚度,確保原燃料粒級符合工藝要求,保證FeO控制在標準范圍。同時,為有效應對進廠生灰粉成分、水分變化,及不同批次混勻礦料頭料尾成分不均現象,該廠內部開展對標交流學習活動,在各班組之間形成指標對標體系,結合成品礦質量,及時調控熔劑配比,穩定燒結礦堿度。
規范操作流程,確保系統順行
為進一步加強生產過程管控,該廠不斷細化工作標準,精操作、嚴要求、高標準,為燒結礦質量向好發展提供保障。針對一線崗位人員操作能力不均衡的問題,一方面,相關職能科室結合質量指標、設備配備情況,開展崗位技能培訓活動,不斷比較權衡,提升人員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嚴把人員“思想關”,以“質量提起來,產量才能多起來”為工作思路,在追求高產量的同時,注重高質量地把控,緊盯燒結過程三點溫度、厚料層生產不動搖。從自身出發,不斷尋求“最優解”,結合近期成品礦粒級下降問題,該廠多次組織召開質量專題會議,采取控制臺速、流量等一系列舉措,有效提升燒結礦質量。
細化設備管理,保障安全生產
設備的良好運行,是安全生產的基礎。進入10月份,在“三個月不檢修”的目標基礎上,燒結廠各級人員從自身查漏補缺,加強設備精細化管理。各車間在以往點檢效果不佳的區域增添了點檢鬧鐘,崗位人員聽到鬧鐘聲,手動調整下一個點檢時間后,便需前往現場進行設備點檢,確保崗位人員按時按點落實點檢任務。此外,從各車間抽取部分人員,成立燒結廠環境提升小組,對廠內難以根治的設備衛生、區域環境進行徹底清理,一方面對設備上的污漬灰塵進行清理,實現設備見本色,另一方面優化了現場環境衛生,積極推動各區域對環境改善、設備清潔工作管理力度,保障安全生產。(燒結廠 熊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