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動力能源中心將降本增效關鍵詞貫穿在生產經營各條線上,跑出增效“新路子”,邁出治虧“新步子”。
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
動力能源中心在“自己動手”上下足了功夫,對責任區域設備特性嚴格設備星級臺賬管理,瞄準現場關鍵設備難點問題,從技術創新上挖掘降本點。
火車翻車機是漢鋼公司物料轉運的主要設備,翻運效率直接影響外購原燃料的下站成本。但設備自控系統聯鎖緊密度較高,各機構控制、檢測信號開關作為設備動作狀態的判斷和控制,容易造成信號異常問題出現和設備故障的發生。
看,夜晚燈火通明的現場,他們正聚集在一起,手里拿著線路圖和工具,聚精會神的討論、認真全面的分析,“我們對控制程序的聯鎖進行邏輯梳理,先后實施了壓車梁雙信號、控制系統自診斷功能改造和增加視頻監控等措施。”該中心料場工段長史云說。
這些舉措實施后,不僅能消除設備監控盲區,更能大幅降低設備故障率,由此省下來的一筆筆檢修費用,可謂是實在實在的真金白銀。
心靈手巧 變廢為寶
“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該花的錢一定要花,不該花的一分也不能浪費。”
動力能源中心重新對閑置的廢舊備件物資歸類整理、做好“標記”,秉持“能修絕不廢”的原則,讓廢舊物資重新上崗。以由小到大、由簡到難的順序,從開關、接觸器到軟啟、變頻器,逐個進行檢查篩選,拆解廢舊物資中的可利用零部件,進行修復檢測,在保證備件使用性能可靠的前提下,重新進行組裝,使廢舊物資實現了“二次上崗”,降低維護費用成本。
今年以來,動力能源中心一線班組申報并通過驗收修舊利廢項目15項,創效價值10萬余元。開展修舊利廢的同時,班組還把技術培訓融入其中,對設備構造、性能和檢測維修方法進行講解,改變以往單一理論培訓的乏味感,提升員工的興趣性和參與度,發揮廢舊物資利用價值的最大化。
想盡辦法 摳出效益
動力能源中心通過找尋制約發電量少的癥結,制定落實發電量指標攻關措施,從細化管理、優化結構、轉變思路方面,持續提升發電量水平。
“在安全生產和保障供應的前提下,我們針對二次能源回收發電存在的問題,組織華富新能源公司、四大分廠等單位,從制約煤氣發電、蒸汽回收發電等方面進行持續的改進提升。”該中心生產科調度主管潘寧介紹。
此外,動力能源中心不斷拓寬思路,從煤氣平衡、蒸汽回收、發電優化、調度管控等關鍵點,綜合抓好發電量提升,結合發電系統需求,通過實地走訪、能源檢查、協調解決等方式,為發電量提升創造先決條件,10月份,自發電比例達到了51%,完成降本增效既定目標。(動力能源中心 鐘瀟雨 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