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進入年末,中和料場這個“菜園子”的打理便成了一項重點工程,燒結廠以“三個持續”為抓手,開展區域治理、隱患排查、小技小改,不斷推進現場管理長治長效。
持續開展區域治理,扮靚鋼城我有責
燒結廠運行車間面廣、點多,環境治理難度大,為此,要求各崗位人員班中利用生產停機間隙,首先完成本崗位衛生清理,隨后集中組織人員對清掃難度大的區域進行清掃、沖洗。這不,班長又在班組工作群里通知:“出焦線停機之后,該線崗位人員帶上鐵锨、手推車將混勻大棚南端至主控樓前路面灑料進行清理,清理之后要全部沖洗干凈。”在中和料場汽配倉前、地勢低洼的涵洞里、庫房“6S”定置擺放等地點,大家齊心協力參與現場環境大整治的身影隨處可見。
持續開展隱患排查,讓隱患無處遁形
“班長,P1、P2#機頭連軸器上的防護罩不牢固,需盡快處理。”
“班長,1#管帶機機尾缺口需安裝護欄,防止人員在該處作業時摔傷。”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但崗位人員排查隱患的“熱度”卻絲毫不減。當班期間,要求各崗位人員至少排查1個崗位隱患,班長對所管轄區域至少排查3個隱患,能整改的必須立即整改。與此同時,班組長、兼職安全員班中不定期對1#、2#斗輪機、1#、2#管帶機、堆料機、取料機、板礦機等重要設備進行3次點檢巡查,用手中的測溫槍對設備的電機、減速機進行“體檢”,就是他們當班的“必修課”。通過持續開展隱患排查專項行動,大家已養成了眼中有活、手中有事的好習慣,對崗位上能隨手處理的問題,不用班長督促,自己就能及時整改。一次,維保對C207#機尾汽配倉下端料口進行切割作業時,盡管按要求提前準備好了滅火器,但崗位工劉旌浩考慮到倉里全是焦炭,切割過程易產生火花,如果造成內燃,滅火器也不好控制。于是他要求立即暫停作業,重新制定作業方案,將一切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持續開展小技小改,提升作業效率
“班長,洗手池安裝在焦炭倉旁,雖然方便了大家洗手,但水池的臟水流淌到焦炭堆里,會影響焦炭質量的。我建議將洗手池移到靠近值班室前的排污溝處。”
自開展“我為降本獻一策獻一計”以來,該廠積極推進全員創新、崗位創新,讓小改小革在安全生產中發揮“大作用”。在混料區域,B203#皮帶是輸送物料進倉的主要皮帶之一,夜間卸料小車司機在檢查倉篦子上是否有積料、雜物時,需要自帶手電筒進行觀察,不便于操作設備。針對這一問題,該崗位卸料小車司機劉騰飛主動提出在小車西側安裝一盞節能燈,燈光對準入倉口,便于清楚觀察倉位、及時發現問題,為快速移動小車,處理異常問題贏得了大把時間,大大減少了堵料,提高了作業效率。該廠緊盯挖潛增效年度目標任務,發動干部職工積極開展“小技小改”,實施技術改造和課題攻關,從一線職工們的點滴智慧中掘出真金,精耕細作提升“菜園子”品質。(燒結廠 熊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