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氣溫驟然降低,為確保各工序生產設備設施安全穩行,設備管理中心連發妙招守牢安全關,做細做實設備管理全面工作,確保設備、安全、生產穩定過新年。
妙招一:狠抓制度與標準建設,提升服務效能
連日來,設備管理中心通過重新梳理、評審了涉及的《計劃管理程序》33項管理制度,及時堵塞制度漏洞,夯實管理基礎。結合工作實際,完善了設備標準化管理制度,明確了設備操作規程、維護保養規范和安全使用準則,確保制度指導生產設備穩行。同時,建立了設備技術檔案,記錄設備的上線、使用、點檢維修、潤滑和報廢等全過程信息。以上舉措切實實現對設備的全面跟蹤管理和評估,進一步提升了設備管理服務效能與質量。
妙招二:為設備防寒再“添衣”,確保設備安全過年
針對冬季設備運行規律及容易發生凍裂、磨損腐蝕等問題,設備管理中心提前安排專業組對設備進行摸排,組織專業人員加強對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對需要做防凍保溫的設備進行添加防凍液、更換耐低溫潤滑油、進行保溫棉包覆等處理,防止設備出現損壞、故障,造成停機影響。定期檢查設備的保溫設施和管道是否暢通無阻,嚴禁設備設施出現“跑、冒、滴、漏”及受寒等。同時,拉開了2024年春季電氣安全綜合大檢查及煤氣管網測厚工作的帷幕,通過精細組織、全面鋪開的模式,切實守牢歲末年初企業電氣設備、管網等的“安全關”。
妙招三:整改與培訓相結合,提技能促安全
為減少各工序設備設施隱患的發生,該中心通過加大現場關鍵設備、管道、閥門等隱患部位排查整改力度,做到責任到人,并建立設備隱患排查臺賬。對于重大隱患,采取專項整治和管理相結合,制定整改方案并嚴格執行。同時,加強對公司設備點巡檢人員的培訓,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授課等使員工熟練掌握設備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理方法,提高員工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此外,組織人員梳理日常點檢標準,積極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和措施,確保問題迅速、有效處理,以保障設備在良好狀態下過冬。(設備管理中心 楊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