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煉鋼廠連鑄車間把降本增效作為車間的重要工作開展,為進一步鞏固降本工作成效,深挖內潛,讓增效創益潛質再突破,車間從鋼水消耗,廢舊備件維修再利用,鋼坯切割和鋼坯質量管控等多方面入手,不斷為降本增效工作開創新局面。
動態消耗,控制從點滴開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及小流無以成江海”,降本是從一個點的控制開始,是積少成多的過程。在連鑄車間臺上,大包工每一次座退包,都會記錄澆鑄前和澆鑄的鋼包重量,核算出每包純鋼水的重量,以便準確核算鋼水消耗和做好爐號劃分工作。澆鑄時嚴格落實“三開三關”,杜絕大包澆余,臺上班長觀察每個鋼包在傾倒熱渣時,是否有鋼花飛濺,以便及時對大包澆鑄情況做出調整。中包工不斷提升操作技能,執行作業標準化,在停機時確保澆余必須達到工藝生產要求,避免因夾渣重接、漏鋼等造成的成本增加。班中及時對套管內的冷鋼、擺槽冷鋼、撈渣棒、大小氧管等進行回收,確保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鋼料回收率100%。同時,在車間統一部署下,對區域內煤氣、新水、氧氣、電等動態消耗進行全方位管控,使得連鑄車間的生產成本管理控制成果再上新臺階。
修舊利廢,促使成本再降低
節約不以量小而不為,車間各崗位人員,每天對于區域內的設備設施加大巡檢力度,澆鑄平臺、液壓站、臺下輸送輥道、移鋼機等設置明確的巡檢要求,確保對重點設備設施及時,巡檢到位,發現存在故障和隱患及時處理,防止運轉設備設施損壞。車間加強對區域內的設備設施進行監管和改造,其中通過及時疏通油氣潤滑管線,有效降低了潤滑頻次和潤滑量,避免了因過度潤滑造成的油品浪費。以“能修不換新,能用不淘汰”的原則,對拉矯機、結晶器、液壓油缸等各種下線舊設備進行精修,做到“能省不浪費”。同時,車間內結晶器罩,樓梯防護欄等設施改造,均是利用廢舊材料進行制作,大大降低了輔助生產成本。截至目前,連鑄車間集思廣益,眾志成城,通過合理的修舊利廢,每個月生產成本再降低3萬余元。
鋼坯切割,守好高質量底線
點滴之功終見成效,細微之處在于己行。坯頭坯尾的切割一直是連鑄車間降本增效控制的重點。開機時,臺下組長嚴格控制坯頭長度,在不超過目標長度時進行切割,確??傞L度控制在目標要求范圍內。班組通過業務培訓、比武競技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人員作業標準化,大幅度提升了開澆成功率,并且將異常堵斷流次數在目標值內再下降一個階梯。同時,車間管理人員,技術員,班組長緊繃把控質量的弦,堅守鋼坯質量底線,加大頻次檢查鋼坯是否有脫方、縮孔、長短尺、斷面不齊等缺陷,并將信息及時傳遞到班組,以便及時作出調整。通過不懈努力,鋼坯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9.97%以上。
“全系統提質增效,全方位追趕超越”,連鑄車間堅持以生產低成本,產品高質量為目標,不斷開發新思路,實踐新路線,從點滴開始,步步為營,腳踏實地,把降本增效工作做實做細,為打造公司降本增效樣板車間而不懈奮斗。(煉鋼廠 薛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