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火映初心 ,砥礪鑄鋼魂。在不眠不休的煉鋼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翻包區、在板坯庫、在維修區揮灑著汗水,他們不僅是制造者,更是工業的脊梁骨,是推動鋼鐵行業進步的重要力量,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著一份力量。
精打細算降本 全力以赴增效
“開澆!”隨著張博幸一聲指令,大包開澆、中包開澆,直至坯頭到火切機點火切割,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他的聲音極具穿透力,像是用盡了全力。
作為工長的張博幸總是把每一次的生產都當作第一次生產,時刻緊繃安全弦不放松,也總是能敏銳地發現常人所察覺不到的問題。板坯前期投產開澆時需要使用四支浸入式水口,每次開澆后水口就會發生問題,解決方案便是立即更換水口,但更換水口,板坯漏鋼預報報警幾率極高。于是張博幸主動作為,探尋解決問題新思路,終于找到突破口,隨即在他的帶領下,班組生產縮短中包停烘、大包開澆時間,優化后的生產只需使用兩只浸入式水口,耐材成本節約一半。他說:“成本管控是一項需要長期努力和持續優化的工作,不能期待一蹴而就。只有保持耐心和毅力,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才能持續地進行管控,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緊抓細節管控 追求卓越品質
“結晶器的溫度,控制在35℃范圍內。”王德中反復斟酌這句話,用紅色記錄筆在35℃上重重畫了一個圈。接著說道:“涉及數據的記錄,一定要謹慎仔細。數據的來源要可靠,審核要嚴格”。
身為板坯連鑄車間主任,王德中深扎生產一線二十多年,工作態度認真嚴謹,知識掌握深入全面。盡管如此,仍能在現場看到他匆忙的身影,戴著手套,俯身在各個機器下檢查。每當有人開玩笑地調侃他:“領導,你不必如此!”他堅定地搖著頭說:“我不是任何人的領導,我是服務者,為煉鋼廠服務的普通員工。”他常說“天下大事,必做于細。不能以個人經驗決定任何事情。”正是憑著這份細心,這份“不棄微末,久久為功”的實干精神,他帶領的團隊取得了“陜鋼集團安全金牌班組”“陜鋼集團安全生產先進班組”等榮譽。“王書記雖然對我們要求嚴格,但是他有激情、有魄力,我們跟著他也有勁學、有勁干。”板坯車間員工說道。
抓牢人才培育 鑄造新鮮血液
“入職新進員工的基本信息登記了嗎?晏班長,你負責多帶帶他們,盡快熟悉現場,記住了,安全第一!”話音剛落便又戴上安全帽,穿梭在現場。
車間內總有這樣一個身影,忙忙碌碌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他便是板坯車間的主管黨文波。人才培養的任務他時時刻刻銘記于心,黨文波常說:“人才難得而易失”板坯連鑄車間人員緊缺,新進員工的實操經驗不足,他便利用班前會、班后會時間,與新員工深入探索、交流。他認為,要立足人才特點,揚長避短,科學安排崗位,才能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他甚至扎根一線,手把手教學,幫助員工克服“怕出錯”的心理,給予員工極大的信任,傾盡全力把自己的經驗一一傳授給他人,幫助每一個員工快速成才。
臨近春節,煉鋼廠的員工仍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著、奮斗著。面對挑戰,他們毫不退縮,迎難而上,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后備力量。(煉鋼廠 吳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