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雙腳丈量十里鋼城,粗獷的身軀,白皙的面容,還有那雙眉之間兩道深深的豎紋無不彰顯著他對技術的執著追求。他面對成績謙虛不驕,面對挑戰創新進取,肩負重任以身作則。他,就是煉鋼廠板坯連鑄車間工長張博幸。
擔當作為,精準施策促生產
在煉鋼生產車間的人都知曉,連鑄澆鋼是一項耗體力又費腦力的工作,每一期到崗的新人,經歷過一段磨煉或多或少有人改行、離職。但張博幸自始至終堅守生產崗位,以“干一行愛一行”的工匠精神和“數十年如一日”的奉獻精神,從一名普通的澆鋼工,到臺上班長再到工長,始終扎根在一線崗位上默默耕耘。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大到回轉臺、結晶器、引錠桿,小到一根油管、一個閥門、一組電器開關,他都能準確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和備件的情況。三聯動油缸點檢、中包車對位、送引錠、封引錠等操作步驟,他都爛熟于心。他說:“我們需要提高澆鋼操作標準、嚴控安全生產,連鑄澆鋼工作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作為板坯連鑄機生產作業領頭雁,上班比別人早,下班比別人晚已成工作常態,張博幸及時了解煉鋼廠的各項生產指令,時刻跟蹤督察每條指令的落實情況,關注每個班組的生產數據和指標,為板坯連鑄車間攻破難點、高效生產建言獻策,為3#機投產創造了良好條件。
善思善學,心無旁騖鉆技術
板坯連鑄生產線作為漢鋼公司產品轉型升級的新建項目,投產初期,設備問題頻發,人員操作水平參差不齊。張博幸帶領班組人員利用視頻、PPT帶領大家全面學習。
試生產階段,時常出現板坯跑偏、火切機斷火、斷面切斜等異常問題,直接影響正常生產,增加物料消耗和生產成本。對此張博幸在線研究板坯火切機割槍、各段輥道啟停以及噴印號機操作與應急處理,同時積極聯系廠家技術人員,查閱設備操作指南說明,多方尋找解決方法,不斷摸索人機料協同一致,使得板坯規格及標識符合行業標準,為板坯試生產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堅守初心,薪火相傳譜華章
“張師傅,是我們工作生活中的良師益友,為我們捋順工作脈絡,提高工作技能給予了巨大的幫助。”新進大學生李炎激動地說。
在工作中,張工長絲毫不吝嗇自己技術,對每一名年輕員工都是傾心傳授。在他的幫助指導下,一大批年輕職工快速成長,從一頭霧水的門外漢快速成長為技能工,甚至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工班長。在推進現場管理和員工行為養成過程中,有他;在作業區每一處現場的改善行動中,有他;清理水溝、綠化帶,有他;在高溫炙烤堵流大包水口,臺下火切機異常處置中仍有他。汗水濕透了衣衫,他卻總是微微一笑說道:“工作、生活中只有踏踏實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才是我們年輕一代的成長之路。”
從白晝到黑夜,從俊朗走到白發,張博幸以飽滿的熱情,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戰、譜寫新篇章,為漢鋼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不斷添磚加瓦。(煉鋼廠 毛新寧 吳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