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公司年度環保目標的宏偉藍圖,物流中心以“超低排放改造+環保績效評估”雙輪驅動,全面布局、精細施策、嚴控考核,傾力打造企業綠色發展的物流引擎,誓為公司綠色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環保法治鑄魂,強化全員意識培育
物流中心深知環保法制意識乃綠色管理之基石,故從管理層到基層,均以“第一關”的標準嚴格擰緊環保意識之弦。原料車間作為環保重地,肩負料場環保重任,面對環境、條件、設備的多重挑戰,毅然選擇以提升崗位人員操作水平與環保意識為突破口。車間堅持每月對環保關鍵崗位開展專項培訓,聚焦洗輪機、霧炮操作規程及自編環保管控要求,通過反復研習,將環保要求內化為崗位人員的“肌肉記憶”,外化為實操中的點滴行動。僅2024年1-4月,已累計培訓160余人次,為現場環保管理構筑起堅實的第一道防線。
責任清單立柱,壓實環保主體職責
物流中心以制度為綱,制定并印發《全員環保責任清單》56項,覆蓋中心領導全崗位員工全層級全崗位,精準對接崗位職責,明確各級環保職責分工,構建起中心環保管理的制度支柱。此舉不僅厘清了環保責任邊界,更強化了全員環保責任感,為環保工作的高效推進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常態管控強基,規范環保日常運營
為確保環保工作日常化、規范化,物流中心結合實際情況,創新推出《環保常態化管控十條硬措施》。該措施從有組織排放、料場管理、環保設備管理、同步運行、監測設備運行、無組織排放、物料入棚、清潔運輸、施工現場管理、固廢管理等十個維度,對環保工作進行全面規范。同時,配套專項檢查表,每周對措施執行情況進行嚴格督查,對輕微問題督促整改,對嚴重問題嚴肅考核,并于周會中公開通報,形成高壓態勢。截至當前,已累計整改問題174項,有力提升了日常環保管理的標準化水平。
項目改造升級,賦能環保硬件設施
物流中心中和料場焦炭大棚作為關鍵設施,因長期服役導致棚頂老化、結構受損,引發雨季漏水及采光不足等問題,威脅焦炭質量與儲存安全。2023年11月,一場規模浩大的翻修工程拉開帷幕。面對施工難度大、高空作業頻繁的挑戰,物流中心精心組織,配備專業安全監管團隊,全程監控指導,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歷經40天奮戰,順利完成彩鋼瓦更換,不僅提升了無組織排放的管控水平,更為作業人員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為確保駛出料場車輛沖洗徹底、符合環保標準,中心斥資購置10臺7.5KW水泵與8個壓力變送器、對焦炭大棚、1#料場、207料場、3#料場的洗輪機進行系統改造。。
物流中心以堅定的決心、嚴謹的態度、務實的舉措,積極推動“超低排放改造+環保績效評估”雙線并進。面對即將到來的5月份超低排放無組織單元評估監測驗收工作,物流中心將調動全中心力量,以繡花功夫抓細節,以關鍵環節破難題,嚴抓過程管控與人員履職,全力以赴迎戰驗收大考,矢志為公司環保事業注入強勁的物流動力。(物流中心 陳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