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漢鋼公司瞄準戰略“大方向”,提升管理“小細節”,在提質增效上做“加法”,在降本節支上做“減法”,不斷探索多元化降本增效途徑,成功地打出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組合拳”。
數智賦能開拓法 增收空間“+”
漢鋼公司聚焦“生產經營、科技賦能、創新變革”三大主線,加快“數智冶煉”建設,高效推進生產模式升級、現場環境優化和技術賦能升級,打好“場景升維”“AI賦能”“數據開荒”三大戰役,激活公司改革發展的“數智”動能。
近年來,漢鋼公司煉鐵工序以高爐操作智能化為核心,通過運用風口窺視系統、高爐激光探測系統、鐵水連續測溫系統,從智能裝備、智能生產兩個層面為高爐生產搭建智慧框架。“以前觀察高爐內部主要通過爐內紅外線熱成像進行監控操作人員全靠經驗判斷,如判斷失誤,將影響高爐正常生產,自爐內激光料面儀的成功上線,我們完全可以精準操作。”煉鐵工序關鍵崗位人員介紹。高爐有了這雙“眼睛”,為布料制度的調整提供數據支撐,使得布料更加精準、科學、有效。如今一旦爐況出現波動,該工序能夠及時進行調整料制,快速恢復爐況,保證生產穩定順行。
降本增效優化法 中間環節“-”
漢鋼公司以成本管理為抓手,充分發揮預算控制作用,嚴把可控費用關,每月制定下發公司生產經營計劃,將各項成本費用分解到各“阿米巴”單元版塊,促使降本增效向縱深發展。
“今年上半年,我們運用降本增效‘減法’成效顯著,進一步縮小與兄弟單位的差距。”該單位關鍵崗位人員說道。該公司煉鐵工序牢固樹立“預”和“算”的意識,嚴格執行《煉鐵廠全面預算管理辦法》,深挖降本根源,嚴控成本支出,實施工序日成本分析,周比對、月總結,對成本管控實行“天控+周控”“年控+月控”“總控+單控”的預算管理模式。同時在項目投資上,該工序從一開始的計劃書編制、可行性研究評估都進行充分的考量、論證,對于非安全類回報小、周期長的失血性投資,堅決不上,借此控制項目的成本風險,提高項目效益。(煉鐵廠 何光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