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結杯實驗室作為漢鋼公司爐料優化配礦的“戰斗堡壘”,是公司鐵前降本硬仗工作推進中重要的踐行者,一直以來都肩負著為鐵前爐料優化配礦提供數據支撐和實驗檢測保障高爐穩定順行的雙重使命。
公司新到廠的各類礦粉,在投入生產現場配加前都先要取樣化驗,同時進行礦粉基礎特性實驗,先一一摸清他們各自的基礎屬性,根據“三高兩互補”的配礦優化原則,在保證成品礦粒度均勻,化學成分穩定,有害元素受控,冶金性能最優的條件下,保證高爐“吃好”的同時實現鐵前成本最優。
全面掌握其基礎特性后經過科學測算形成配礦優化方案,就會進行系統的燒結杯實驗,科學合理調整燒結過程參數控制,實現最佳的燒結經濟技術指標,形成全套冶金性能數據參數,通過系統地總結分析,科學地研判是否能滿足生產需要。確認無任何質量風險后,下發配比單進行堆料生產,同時將實驗過程參數數據傳遞給生產單位供其參考,關注指標變化情況,保障成品礦質量穩定和生產系統穩定順行。1-6月份累計鐵前國內礦配比較2023年提升7.8%,實現鐵前降本1200余萬元。
新料垛投入生產后,定期開展成品礦低溫粉化、中溫還原、高溫荷重軟熔滴落等冶金性能檢測,了解其在高爐上部、中部、下部的透氣性、還原性、軟熔滴落性能,實驗數據準確及時傳遞至生產單位,提醒其注意控制調整操作,及時做好控制防范。同時,完善健全實驗數據庫,掌握投入燒結生產后的實際效果是否與實驗過程中的趨勢保持一致,相互驗證,更顯科學合理。1-6月份燒結礦低溫還原粉化指標較2023年升高2.13%,僅僅粉化指標的提升,測算降本達130余萬元。
燒結杯實驗及分析研究是鐵前降本的“主業”。所有實驗都是由常溫到高溫升溫過程冶金性能的變化情況,有耐高溫的石墨坩堝、壓桿、底座、剛玉管、熱電偶等等,原本一次性的坩堝、壓塊,鐵前系統想方設法進行除渣除鐵處理,回收再利用,小到編織袋、送樣塑料袋都堅持:能修則修,能用則用,非必要不更換的使用原則。堅持以主人翁的心態,持家過日子的心理,保證運轉安全,數據準確的前提下,能省則省。1-6月份降低實驗室材料消耗費用和修舊利廢降本創效達10余萬元。(生產指揮中心 臧保文 解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