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鋼公司檢維修作業現場,隨處可見這樣一支專業維修電工隊伍。他們身背一個個帆布質地,厚實耐用的電工包,包里裝有萬用表、絕緣膠布等工具和儀表。這些小小的電工包如同哆啦A夢的口袋,承載著設備檢修中心電工們的專業技術沉淀與匠藝傳承,在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攻堅期,奏響了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擔當樂章。
工具“百寶袋”:故障修復“加速器”
一次,軋鋼高線成品庫的一輛天車電機突發異常聲響,線材轉運被迫按下了“暫停鍵”。電氣技術員李工接報后攜工具包緊急抵達設備現場,有序展開故障診斷流程。首先運用萬用表對電氣回路參數實施精密檢測,經系統化數據比對,準確判定故障源于電機繞組局部短路。隨后立即調用工具包內專業材料實施絕緣修復作業,通過規范化操作流程完成故障排除。在技術人員的專業處置下,生產線得以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運行。小小的電工包,就這樣一次次地在關鍵時刻成為保障生產安全的制勝“武器”。
修舊“智慧盒”:降本增效“金鑰匙”
電工包不僅承載著常規檢修裝備,還藏著電工們的降本增效的“智慧”。他們在一修一換之間就讓舊物煥新,實現設備二次上崗。這些小舉措,為公司節約了成本,充分彰顯設備檢修團隊在精益化管理進程中展現的微觀技術革新能力。
雙成品3#行車操作室控制器突發卡阻故障,電工李超攜專業工具包抵達現場。通過運用萬用表實施技術檢測,確認為觸頭組件與手柄傳動機構異常。該技術員創造性采用同型號報廢控制臺的合規部件實施模塊化替換,經標準化測試流程后設備恢復規范運行;在棒線成品行車變頻器欠壓故障處置中,電工混康通過系統化故障診斷,鎖定濾波電容劣化與散熱風扇失效引發的過熱保護機制。其采取可循環備件置換策略,從退役設備中提取合規電容與散熱組件實施技術移植,并完成灰塵清理與整機重組,最終實現設備技術參數全面復原。此類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維保方案,持續構建企業降本增效的新型技術路徑。
傳承“能量庫”:人才培養“助推器”
“這個工具包可是咱們的親密戰友啊!”電工師傅席偉語重心長地跟徒弟小張說道。“以電纜更換作業為例,電工刀可依據預設線路實施毫米級裁切;絕緣膠帶作為電纜接駁處的防護屏障,確保電流安全受控;萬用表則承擔線路通斷監測及電壓參數測定之責,使故障定位效率倍增。”每逢檢修作業告竣,這對師徒必啟工具包開展清潔維保,同時開展實操教學,通過實物演示向新晉電工詳解器械操作規范及維檢要領,使初入行者得以建立系統化認知。
軋機控制柜的接觸器更換中,席偉施行漸進式教學法:從正確拆卸和安裝接觸器的步驟,到如何避免短路等安全隱患,事無巨細。小張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順利完成了任務,收獲了滿滿的實用技能。
這種代代相傳的匠藝傳承,使電工班組相繼攻克多項設備頑疾,為企業生產提供堅實保障。而小小的電工包里,也裝滿了電工們的專業知識、創新智慧和傳承精神。這些可愛的電工們用手中的電工包,為公司的降本增效、提質增效書寫著精彩篇章。(設備檢修中心 侯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