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安全管理人員,我有兩個好“搭子”,一個是帆布手提包,另一個是“現場隱患管理登記平臺”小程序。
搭子一:帆布手提包
自從事安全工作以來,我的帆布手提包已經陪伴我度過了八個春秋。每日在開展現場隱患巡查時,為了隨時提醒、督促,需要《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安全教育培訓記錄》等紙質表單;有時發現安全標志牌、線路未穿管、孔洞封堵不牢固等需要現場立即進行維修,如果有鉗子、穿線管、防火泥等工具,馬上就能修好;有時天空突然下雨了,如果有一件隨身攜帶的輕便雨衣,就避免了淋雨的苦惱……
于是,我吸取以往現場巡檢的經驗,精挑細選買了這款多功能的帆布包,既可單肩,也可斜跨;不但能防水,而且還有多個分割區,主倉能裝保溫杯、常用工具、反光衣等較大物件,次倉能裝文件資料等紙和筆,另外還有一個夾層可以裝輕便雨衣、手套、毛巾等,基本滿足我的日常工作需要。
曾經有員工對我說:“老王,去現場履職巡查背個包不麻煩嗎?每天干什么活、現場查到什么隱患用手機拍張照片發到群里就行了。”是的,去現場背個包很麻煩,夏天它會壓著衣服不利排汗,冬天它會箍著棉服不自由,但它卻給我的安全工作帶來了切切實實的便利,我喜歡我的“搭子”。
搭子二:“現場隱患管理登記平臺”微信小程序
測量計量作業區各個磅房分散,管理區域廣、難度大,安全巡查走一圈下來差不多要2個小時,每天上萬的步數是常態。班長王妮妮說“我們累點多走幾圈、多爬幾次天橋沒啥,但有時候遇到非常規作業、作業面分散,光靠人力效率太低了,很難實現全覆蓋,有時候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現場的具體情況,給安全管理工作帶來很大挑戰。”
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利用微信小程序創建了“現場隱患管理登記平臺”,平臺里面可以上傳人的不安全行為抓拍以及現場隱患排查治理整改前后照片,讓安全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全面化、系統化、智能化,它真正成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好“搭子”。
“大家抓緊時間將今天發現的隱患整改前后照片上傳平臺,下午五點之前必須全部整改完成。”隱患整改板塊是智慧平臺又一個安全管理功能,可實時在線進行監管,大幅提高了作業區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能力。
有了智慧平臺這個安全管理工作的好“搭子”,我們安全管理人員不到現場,現場人員也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和違規行為,在增加巡查頻次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為現場的作業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技術研發中心 王嬌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