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計量檢驗中心的安全員,袁海用“嚴謹”和“熱愛”將安全工作干到極致,8年之中所轄安全崗位在他的腳步中平穩順行。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在單位管理人員“輪崗”中袁海成了一名質量技術員。袁海最大特點在于對待任何崗位的那份篤實和細心,不求捷徑,只求高質量目標落實。
自接觸質量工作以來,袁海依然用當初干安全的“勁”來進行學習,不管是鋼后檢驗分析,還是原料成分檢測,以及廢鋼驗收環節,在工作中,他總是以“安全”為前提,確保隱患排除的情況下進行作業。一次質量檢查中,他發現崗位工高宇飛在進行鋼材外觀測量時,沒有站在安全區域,而是為了方便站在了隱患較大的區域。為此,他及時進行了制止,并現場對高宇飛進行了隱患告知,在隨后的班組管理中,袁海建議站室主任對高宇飛進行“過五關”教育,同時在班組中進行安全分享。因為袁海的這些小細節,大家在其中學到了不少經驗,在中心一季度安全績效評比中,高宇飛所在的站室還獲得了安全先進班組稱號;而袁海在質量抽檢工作中連續3個月各項指標達到優質標準,在各項工作開展中無安全事故發生。
在料場巡查和抽樣比對工作中,袁海從實際出發,按照公司各項指標要求,在組織的61次巡查中,抽檢結果與首檢結果一致符合率實現100%。為做好集團級技術進步項目《大宗原燃料進廠檢化驗數據一致性攻關》項目,積極與外部進行數據比對,在焦炭熱態性能研究中碩果累累。經過與龍鋼人員的技術探討,他對手工制樣與設備制樣環節進行了一致性研究,并改進了操作辦法,使得制樣效果大大提升。在強化人員技術方面,他先后利用檢修時間,組織各站室開展操作規程、相關標準、相關制度的再學習,持續2個月時間對全員進行測評,人員技術能力達到了預期效果。在今年“科技之春”活動中,他以工藝“質量走訪”為主要方式,帶領各站室人員進行質量交流,先后完成檢驗流程優化3項,收集上報專利11個,使得質量成果進一步凸顯。
出色的應用實踐能力讓袁海在短時間里摸清了質量體系管理要求。為提升工藝質量需求,他先后對金相室、物理性能實驗室、鋼鐵分析室進行了項目評審,《連鑄保護渣熔化溫度和粘度分析技術》《提升小規格螺紋鋼材化學成分分析技術》《YL82B自然時效與人工時效關系的探討技術》及等6個技術進步項目、4個四新項目、1個科研項目的技術探究得到了成功突破,扎扎實實為公司新產品開發、質量認證拓寬了道路,并且對工藝優化起到了助推作用。(計量檢驗中心 高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