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來,她的工作始終緊緊圍繞著檢斤計量,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每天的標配都是“電動車+安全帽”,穿梭在公司的各個磅房崗位,無私奉獻著自己的全部青春,她就是計量檢驗中心計量站站長——張建芳。
強化建設業務學習機制 ,打造“學習型”團隊
計量站最初是由人工過磅,不僅費時費力,信息數據傳送較慢,而且人員需求量較大。眼看著身邊的女同事們結婚、休產假,崗位上人員日趨緊張起來,作為站長,張建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唯恐導致工作滯后,出現紕漏。于是,她向中心領導建言,提出上線計量無人值守系統解決人員緊缺難題。
在無人值守系統上線初期,她常常午夜時分還在值班室內“挑燈夜戰”學習系統運行模式。在她看來,只有自己完全掌握,才能教好員工,并通過編寫詳細的操作規程,建立“班班學、周周學,月月有比拼”的學習長效機制,確保站室所有員工都能全面掌握操作技能與方法。正是因為她的這份執著與努力,解決了工作中一個又一個的“疑難雜癥”。
主動適應產品結構調整 , 打造“技能型”團隊
2020年,為進一步把控好公司原燃輔料質量關口,避免原燃料樣品水分因路途、送樣時間等因素影響而致使數據產生波動。張建芳靈機一動,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將水分析關口前移,原地進行水分分析”,并在計量站原有的人員體系中分解出水分析班組,主動去原料化驗室學習分析方法,短短一周時間計量站水分析班組就這樣應運而生。地點選取在離采樣點最近的1-2#計量值班室,確保最大限度利用磅房原有電器設備的同時,樓上采樣,樓下做樣,當即采樣,當即送樣進行水分分析,使原燃料水分數據更加逼近真實水平。
用心捍衛公司經濟利益,打造“創新性”團隊
“巾幗”們在工作中絲毫不輸于男同事,但卻也不得不面對育齡自然減員問題,現在的計量站由原來的90多人減少到了40多人。近一半的人員流失,使她不得不想辦法盡快解決人員緊缺這一難題,以保證公司生產的順利進行。為進一步提高鐵水計量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她一改常規的定車計量方式,為適應產品結構調整,促進鐵水快速計量,她大膽創新,引進鐵水衡“動態計量”項目,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為公司鐵水快速轉爐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同時,她帶領團隊完成的小改小革、自主改善等多達上百項。其中由于煉鐵水渣的掉落腐蝕,導致磅秤開裂變形嚴重,她提出用鐵皮焊接在磅秤表面,用來保護稱面,此方法可增加磅秤使用年限2年,為公司年可降本增效20余萬元。
每天,伴隨著第一縷晨曦,身披著最后一道霞光,張建芳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扎根一線,用勤勞、執著、實干感動著身邊的每一位同事,用無悔的青春抒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計量檢驗中心 任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