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風吹動白云在藍天里作畫,吹動麥浪滾滾麥熟飄香,檢修現場的職工們乘著這股清涼、迎著火光,用奮斗臨摹了一幅生動的“敬業(yè)福”。
精準是“敬業(yè)福”最靚的底色
1#轉爐依舊氣浪濤濤,金色的爐光、噴薄的火花以及那迎著熱浪倚步前行的堅定步伐昭示著它的磅礴激情。2#轉爐暫時蛻去了金色的外裝,忙碌的砌爐工人在緊張的檢修中正賦予它新的生命。偌大的轉爐內部,沉甸甸的鎂碳磚乘著行車“空降”到檢修現場,拆磚、遞磚、砌筑,一塊塊爐磚在大家的排布下很快便圍著爐心劃出了一個個標準的同心圓。
“合縫磚底部內弧寬2毫米,張師傅,再打磨一下。”
一萬一千多塊鎂碳磚必須嚴絲合縫的砌筑在一起,磚與磚之間的距離必須小于1毫米,合縫工作必須要做到精準無偏差。陳磊是這項工作的“把關人”,他精心測量、指導師傅們修整、打磨好最后一塊合縫磚,并親自送入卡位,不斷變換身姿,用眼睛瞄、用卡尺量,手中的皮錘小心翼翼地敲打調整磚位,直到磚縫嚴實、拼接弧線圓滑他才滿意地松口氣。
他說:“我是搖爐工,爐子就是我的‘槍’,親手裝入合縫磚我才安心。”
激昂是“敬業(yè)福”最深的筆力
“騰飛,你7流,我8流,比比誰快”,循著若隱若現的聲音與影影綽綽的燈光,地平面以下,渣坑底部傳來了滿載的鐵锨和地面深度摩擦的刺啦聲,邢騰飛和魏玉龍兩個大高個也相約來一場清渣競賽。
此次檢修連鑄區(qū)域工程量較大,八個流結晶器、二冷室噴淋管、輥道基坑等全部需要完全拆卸清理,長期連續(xù)作業(yè)基坑底部已經沉積了四五十公分厚的氧化鐵皮,急需要來一場徹底的清理。1米的凈空需要作業(yè)人員弓腰或半蹲式作業(yè),稍一抬頭,安全帽便與頂部橫梁碰的咣咣作響,鐵锨之間也時不時傳來“打架”的聲音,即使有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力氣在這狹小的空間里也只能像猛虎入籠般盤踞。鏡頭深入基坑底部,一排排彎腰撅腚鏟、推、送渣的作業(yè)人員臉龐上早已經掛上了豆大的汗珠,背部的衣服也完全被汗水染透,看著逐漸減少的冷渣,臉上的喜悅溢于言表。
“快,扶我一下,我要伸伸腰。”一頭扎進基坑內連續(xù)彎腰工作了兩個小時,身體強壯的老魏也拗不過腰部的酸疼,趕緊扶著同事伸伸腰。他說:“把這些渣全部清理干凈了,生產就不會被耽誤。”
協作是“敬業(yè)福”最美的升華
清風送涼,綠意成蔭,除塵區(qū)域也迎來了一波檢修小高潮——加濕卸灰機整體更換作業(yè)。拆卸容易回裝難,要把這個長約5米、寬約2米的鋼鐵大家伙原封原樣的復位可不是個簡單活兒,上有灰斗、線路等的限制,其余三側管網架構密織如網,這樣的半包圍結構就算是塔吊機也只能“干瞪眼”。
隨著一聲“大家現在開始干活”,現場金屬碰撞聲、吶喊聲、機器轟鳴聲相互交織。三兩人甩起胳膊用鐵锨清理余灰為大部隊“開路”,分布在角上的三人飛快地拉著起重手鏈,一點點將這個大家伙緩緩抬起,七八人圍在一次除塵加濕卸灰機四周不停地瞄、量、推、拉、撬、抬保證它能精準復位,主管王佑志則占領至高點,“老張,注意腳,老丁快撬一下”,“指手畫腳”忙個不停,一片團結協作的景象躍然眼前。他說:“擰緊每一顆螺絲,保證卸灰機正常運轉,守護好這片藍天是我的責任。”(煉鋼廠 聶科)